第57章 清白人家121

  “好。”姜辞拖着长音应着, 闭着眼吹风, 秋日的风总好似比夏日的更干净些,拂过脸颊的感觉像是大猫的肚子, 四处都是柔和。

  过了一会儿,她睁开眼睛, 发现人没走, 惊讶:“怎的还在?”

  “……吹风。”

  姜辞笑得眼睛都没了,从榻上起来:“不吹了, 用晚膳。”

  江逾明等到了人,一道动身往偏厅去。

  “近来中馈可忙?”

  姜辞踮着脚,步子轻快:“中秋一过, 年前府中便无大事,除了江娴和江涟的婚事需要过问, 也不算很忙, 今日去素卿院里帮她挑盖头的花色, 兰嬷嬷还教了我针线。”

  江逾明喜欢听她说这些琐事, 像是能听出岁月静好:“明日呢?”

  姜辞想了一会儿,道:“明日倒是无事,怎么了?”

  “想去岳父家一趟。”

  姜辞侧头:“有事要寻爹吗?明日爹应该在的。”

  江逾明答她:“先前在潮州赈灾,遇上个旧人,说是知道些陈年旧事,还提到了岳父,所以便想找爹问一问。”

  能让江逾明说出陈年旧事的,只能是当初被贬荆州的事了,姜辞默了一瞬,还没来得及吭声,江逾明便捏了捏她的后颈:“只是询问一些关节而已。”

  姜辞两只手背在身后,点头:“这些事都可以同我说的。”

  “我喜欢乱想,越是不知道便越是爱猜,所以,若是你想说,就告诉我全部,不想告诉我,就瞒得好一些,因为半懂不懂其实比知道,更让人害怕。”

  江逾明知道,认真同她说:“不是不告诉你,只是有些事,我也不知道,要等明日问过爹才行。”

  姜辞仰头应:“那我明日陪你一起去。”

  江逾明又揉了一把她的后颈:“告诉你,就是想和你一起去。”

  姜辞发现他现在说话直来直去的,问他:“明日不用当差吗?”

  “当差。”

  “那……”

  其实不去官署,也不打紧,但江逾明没直说,同姜辞道:“可以让杜衡帮忙应付。”

  姜辞便道:“……杜大人还挺义气。”

  “上回请他吃酒了。”

  闻言,姜辞捏了捏荷包:“我还有银两,下回你可以请他们吃茶。”

  “……不请了。”

  姜辞一愣:“怎么了?”

  江逾明移开目光,说道:“都察院身为皇上的眼睛,群臣的表率,私宴太多,影响不好。”

  姜辞点头,思索着问:“那在茶馆看赏,会有影响吗?”

  江逾明一愣:“……应当没有。”

  想来也是,江逾明鲜少去茶楼,看赏也是年初一吃酒饭,头一回,姜辞抿唇道:“……应当是可以去的。”

  “多去几次便知道了。”

  音落,姜辞抬头睨了他一眼,江逾明便说:“该用晚膳了。”

  翌日卯时,马车便到了姜府,是冯管家出来迎的:“小姐和姑爷回来了。”

  姜辞从小是冯管家看着长大的,和冯管家很亲,这会儿见到人,便熟络地问:“爹爹在吗?”

  “老爷在书房呢。”

  姜辞扯了扯江逾明的袖子。

  冯管家看不懂这个小动作,却也朝姑爷颔了首,领着人一道进了府。

  “大嫂呢?”

  “少奶奶的身子快五月了,在房里歇着呢,少爷特意吩咐,说让少奶奶能别动,就别动。”

  这是她大哥会说的话,她微微侧头同江逾明道:“我晚些过去寻你。”

  江逾明点头,看她进了曲文茵的院子,这才跟着冯管家去了姜夷如那。

  厢房里的鹤炉顶里烧了香,熏烟像是一线。

  姜夷如烧了茶,请江逾明入座:“听到贤婿平安归京时,我便在等你来。”

  “既是如此,小婿便直言了,岳父是如何得知项大人已经把当年之事告诉于我?”

  姜夷如给江逾明斟了茶,淡声道:“因为他命不久矣。”

  江逾明一怔,想到当时临别前的几句对谈,眼睫微顿。

  “在项伯遗得知皇上有心把人引去潮州时,他便知自己命不久矣,你又是我的良婿,他若知晓你关心毒刺案,定会告诉你知,或者说,他只能告诉你知。”

  因为再不说,他便没机会再说了。

  “项大人说,当初常敬庐贪墨的罪证,是出自岳父之手。”

  “不错。”

  “这奏折上的内容,是真是假……”

  姜夷如笑了两声:“真真假假,贤婿应该早有判断。”

  这便是假的了,江逾明皱眉:“您可知,这是欺君之罪。”

  姜夷如没有说话,笑着摇头。

  果真是出自皇上之手!

  难怪姜家能在三年后归京,归京后,姜夷如还受圣上招揽,这桩桩件件,换了布局人,便全都解释得通了。

  “皇上为何要除掉常敬庐?”

  姜夷如用竹夹茶叶,反问:“你可知当初的言官乱事。”

  “略知一二。”

  “郑太傅坠楼之后,皇上为给太后一个交代,允了陈鹏振肃言官的旨意,这便给了陈鹏铲除异己的机会。那段时日,满朝风云,陈鹏先是拿了一批当年上表弹劾过他的言官,后又从这些言官手里探听朝中官员私密,当时的奉京,可谓是人心惶惶。”

  姜夷如徐徐道:“要知道,当初弹劾陈鹏的人中,最为激动的,便是常敬庐的门生。也正因如此,不少国子监监生被捕入狱。抓得多了,自然就查得广,这一查,便让陈鹏抓到了常敬庐的把柄。”

  “常敬庐身居户部,利用职务之便,几年来贪墨钱两土地无数,就连灾区贫老的抚恤救济都没放过,此外,他还在赤廉侯的封地渠宁,养了一支私兵。”

  江逾明瞬间抬眸,难怪皇上会容不下常敬庐,他有钱,有权,有名,又有势,若是一朝起了歹念,只怕是会社稷大乱。

  “既是替赤廉侯养的,这毒刺案里头,为何甚少听到关于赤廉侯的传闻?”

  “由此不更能说明常敬庐在当时的权势盛极一时?”姜夷如略略抬眸,看着檐下停着的那只麻雀,“就在常敬庐斩首的那日,禁军冲进了赤廉侯府,整座王府连屋带人全都付之一炬。”

  江逾明在这一句话中,沉默了。

  姜夷如站了起来:“陈鹏把查到的是告诉了皇上,因为是严刑逼供得来的罪证,所以并无确凿证据,皇上虽不信,但却也是宁肯错杀一百,不肯放过一个。正如你想的那般,毒刺案确是皇上手笔,贪墨也是皇上叫我做的伪证,常敬庐在被自己的小厮出卖时,便知自己死路一条。天子布局杀他,他做什么反抗都是困兽之斗。”

  “当年的莲池一事……”

  “亦是圣上所为,我对常敬庐确有提携之恩,若是不替皇上办事,我们姜家,也落不得好下场。”

  难怪当初皇上欲点姜夷如进都察院,姜夷如婉拒不去,改投翰林,皇上哪是有心招揽?分明是在试探,当年之事,恰如万千山河的一缕尘烟,晨阳初升之时,就该灰飞烟灭。

  江逾明静默良久,久到面前的茶盏放了凉。

  两人出来时,姜辞和曲文茵恰等在小院中。

  姜辞正同曲文茵说话,秋阳下,明眸皓齿都写不尽她眼底的明媚。

  姜夷如看到姜辞就笑:“若不是逾明说来看看我,我看我这个泼出去的女儿,只怕早把她的糟糠爹给忘了。”

  “爹爹万不要糊弄我,我分明隔三岔五就来,不信你问嫂嫂!”

  “来是来了,却不见得是来看我的……”

  谁的语气酸溜溜不知道,曲文茵和姜辞对视一眼,只觉得他们父女、父子都像。

  “那我以后进门,先来看爹。”

  姜辞这般说了,姜夷如又不乐意了:“哪能常来?逢年过节便好,来得多了,也多惹口舌。”

  姜辞一愣,江逾明却开了口:“常来也无妨。”

  姜夷如深深地看了江逾明一眼,半晌:“天色也晚了,也该用晚膳了。”

  席间,姜辞一直忧心忡忡,前头江逾明刚找爹爹说了旧事,后头便让她少回来,这不能不让姜辞多想,江逾明察觉了,安抚似的拍了拍她的手背。

  姜夷如看着女儿女婿说小话,也知方才那事把姜辞吓着了,另起了个糟心事:“明日是你姨父生辰,若是帖子递到府里,便抽空去一趟,走个过场便算了。”

  这姨父,自然指的是淮安伯林鸿鸣,娘亲过世,顾晴在奉京,便只剩姜辞一个娘家人了,于情于理都是要去的。

  姜夷如一番话,让晚宴都尴尬了不少,周氏都不热场了,姜辞在心里骂老爹。

  坐着马车回到府里,星子已经开始下了。

  秋分过后的天便是这样,太阳一日比一日短。

  姜辞站在马车上,觉得此情此景颇为眼熟,便同江逾明道:“你背我。”

  江逾明叫众人散了,自己提了灯笼,背着姜辞在府里的小路上走。

  姜辞抱着他的脖子,问他今日跟爹爹谈了什么,江逾明都一一说了。

  “全是皇上布的局吗?”

  “嗯。”

  “爹选择去翰林,是为了避其锋芒,毕竟藏了这么大事,再留在皇上跟前办差,只怕会时时提醒皇上前尘旧事。”

  “所以岳父让你少回家,是怕你会受牵连,不是不想你回去。”

  姜辞抱着他脖子的手,紧了紧:“我知道,爹虽然小气了些,但还是很疼我的……”

  姜辞靠在江逾明肩上,想起旧事:“我听大哥说,爹之所以会娶后娘,是为了我,所以我从小就对二娘很恭敬。”她说完这话,有些心虚,补上了句,“虽然也有惹麻烦的时候,但也不会让爹爹难做。”

  江逾明静静的听她说话,心想,她确实从小就乖,看着热热闹闹的,其实就是个纸老虎,戳一下,就会变成小猫。

  “在荆州安顿下来之后,爹不止一次希望我嫁在荆州。随便寻个清白人家,一个看得过去的如意郎君……”

  话还没说完,江逾明忽然停了步子,姜辞差点掉下来,赶紧把人扒拉紧,紧张地问:“怎么停了?”

  江逾明半晌没说话,把她垫了垫,很凶地说:“不许嫁给别人。”

第57章 清白人家121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世子夫人想和离最新免费+番外章节

正文卷

世子夫人想和离最新免费+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