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四书五经(2/2)

 “山上。”容景说,她和父亲与两个姐姐商量好了。种菌子的事不能让别人知道。毕竟这是价值巨大的机密。他们现在虽然摆脱了赤贫,达到了温饱,但依然很弱小。蘑菇种植技术要是被别人知道,他们不仅会失去一项收入来源,还可能遭来灾祸。

 “哪座山,哪个位置?”胖大婶不死心,继续问。

 “就是山上。”

 见这小孩守口如瓶的样子,胖大婶撇撇嘴。不说就算了。也许是凑巧吧,她以前还从未见到如此品相的菌子。

 然后,过了近十日。她又在集市上看到了这一家四口来卖菌子。菌子的个头、形状依然好的让人直流口水。

 那漂亮小童还是不肯说出菌子由来。胖大婶想,不说就不说吧,只要自己盯紧了这家人,就不愁买不到好的菌子。

 然而,这一家人却再也没有出现。

 *

 收获了第二茬平菇后。容景的菌子种植之路遭遇挫折。有两个草垛子虽然也长出了小平菇,但却很小,一直长不大。

 这样的品相,无疑是卖不出去的。

 “怎会如此?”一家人都很奇怪,这些蘑菇都是按同样操作种植的。

 一阵冷风吹过,容景打了个喷嚏。

 “我明白了。”她说,“天冷了,蘑菇不会长了。”

 她想起来了,前世看到的资料里提到,蘑菇的适宜生长温度是二十度左右,现在已是初冬时分,天气寒冷,地窖虽然相对外面温暖,但也堪堪只在十度以上。蘑菇感受到了冬意,自然倦怠着不肯长大。

 “等来年吧。”她平静道。

 “不错。”容泽赞同道,“君子遵其时。再过段时间就是春节,今年我们好好过个年。”

 容景点点头,这是她穿越来的第一个年,也是两世以来一家人整整齐齐过的第一个年。

 *

 腊月初,一家人就去了锦州城的集市,置办了几身冬日里的棉衣和棉鞋。往年他们没新衣服穿,在旧衣服上缝补了一层又一层,里面的棉花硬成一坨一坨,时不时可见黑色斑点,难以保暖不说,还散发着浓烈霉味。至于鞋子,更是脚底都磨破,脚丫子露出来,被冻的通红,上面还长满青紫色冻疮。

 容泽又打了几床崭新的厚实棉被。并找匠人做了几个汤婆子,将木炭放入其中,揣在怀里或是垫在脚下,只觉得浑身上下都暖烘烘的。容景还好,毕竟前世各种电暖器、电热毯用惯了,但容婷和容娟这两个穷孩子当场就哭了,她们从未感受过如此暖和的冬天。

 看着孩子们,容泽有些心痛,他咬牙连赶了几天的话本稿子,又去买了个碳炉子,给孩子们烤火。老屋已经被修葺一新,再没有了冷风顺着屋顶破窗吹入,一家人守在火炉边:容景温书,容泽写话本,容婷绣花,容娟活动筋骨……

 岁月温暖、美好。

 临近春节的时候,一家人又去了趟锦州城集市,采购食材调料等。

 他们从张屠户家借了辆牛车,容娟一边将采购的物资放在牛车上,一边满眼放光的报道:

 “十斤猪肉、十斤牛肉、二十斤青菜、五条腊肉、五条香肠,五斤大米,五斤面粉,一斤盐、一斤白糖……”

 将整整一车堆的满满当当,光是看着就让人非常激动。

 容泽见状有些恍惚。

 曾几何时,他的祖父还在,钟鸣鼎食的容家还没有倾覆,他还是那个受尽宠爱的容家嫡孙。每逢过年,管事总是会报出一长串采购清单,那抑扬顿挫的声音回荡在宽广的院落中,透出浓浓的新年意味。

 他曾以为,这一幕再也不会出现了……

 看着围在牛车边叽叽喳喳兴奋不已的小女儿,容泽嘴角扬起一个浅浅的弧度。

 他知道,要是没有小女儿提出代兄科考,要是没有小女儿想到写话本子、种蘑菇的办法,要是没有小女儿使计扳倒赵秀。只怕他早已死在了徭役中,婷儿被赵家折磨而死,娟儿和小女儿也……

 因为小女儿,生活再次有了希望。

 作者有话说:

 写到后面,忽然觉得之前关于一些经典文化的介绍太过简略。刚好这部分是女主学习四书五经,所以打断修修,简单讲讲四书五经。明日修文,不更新。后天恢复。

第16章 四书五经(2/2)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言情文里考科举完整版章节

正文卷

言情文里考科举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