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四书五经(2/2)

 “条理分明,描述清晰,图文并茂。不错,很好。”边看,容泽边不断点头。

 看来,小女儿知道学业繁重,所以提前做好了布置,将经验记录下来,传授给姐姐们。这份未雨绸缪的心思,只怕很多大人都做不到。

 容娟挺起胸膛保证道,“小弟,交给我们你放心!”

 容婷也坚定点头,“我们会好好种植,多多赚钱。”

 容景笑道,“那就麻烦姐姐们了。还有,养殖过程中,你们有什么新发现、突破,也要记录下来。”

 “因为,人类的文明就是这样,通过不断的探索改进,然后再传承下来。”

 她站在阳光下,稚嫩的脸庞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容泽目光微动,曾几何时,祖父雷山公也说过同样的话。

 *

 第二日,容景去了趟锦州城的吴氏书肆,兑换话本子稿费。

 因为这次的稿子是《小神仙功德积累簿》的最后几回。吴四看了一遍又一遍,然后依依不舍道,“没想到这么快就完结了。”

 这个大有客并不像其他的话本子作者,水字数,一章的内容非要几章写完,而且拖拖拉拉不肯结尾。在故事的高潮处,整本书戛然而止,留给人不少启发与思考。

 可以说,这个结尾不仅没有丝毫仓促,而且还会引发广泛的讨论,带来一波持续的余热。

 “这大有客真是个狠人,什么时候引荐一下呀。”时至今日,吴四依然没有放弃见到大有客真人的念头。

 容景自然不能告诉他真相。顶着吴四期待的目光,她想了想,道,“我家老爷最近身体不好,过段时间再开新文,还会找掌柜你的。放心。”

 等自己基本掌握五经,进入了学堂,学业上了正轨,就有时间写话本了。大有客的名声已经打响,容景打算有机会再创辉煌。

 吴四闻言笑了。他一直担心这个神秘的大有客不肯继续写下去,或者投靠别的书肆。现在有了容景的保证,他心中石头落地,格外开心,又给了容景十两银子作为完本的额外感谢。

 容景没有推辞,收下了。

 *

 第二日,容景开始正式学习五经。

 她想,既然四书的篇幅与义理阐发都与她原本世界差不多。那五经就更应该相同了,因为五经之说发端于汉。果不其然,她听容泽道,“五经自西汉始兴,诗、书、礼、易、春秋也……”

 “五经者,孔圣人编订也。圣人居周之末世,王道陵迟,礼乐废坏……故追定五经以行其道。”(注1)

 “五经之外,尚有六经之说,多出一经为乐经。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注2)。后《乐经》失传。”

 “诗者,《诗经》。诗分风、雅、颂。风者,十五国风百六十篇。雅者,大雅与小雅,百余篇。颂者,周、鲁、商,统共四十篇。年岁可考者从周初至春秋……”

 “书者,《尚书》。尚,通上。意即上古之书也。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注3)。形式多见君上与臣子的谈话,一说作者恐为史官之流……”

 听到这里,容景点点头,成语饱读诗书中的诗书,便是指《诗经》与《尚书》。

 容泽接着往下讲,“礼者,初为《仪礼》。西汉时戴圣解《仪礼》,做《礼记》(注4)。后东汉郑玄注《礼记》。唐时以《礼记》为五经之首。你之前学的《大学》、《中庸》便是《礼记》的两个篇章。除此两礼,还有一礼曰《周礼》,郑玄注《周礼》,是为三礼之首。故礼涵盖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容景咬牙,这就是五经,到目前为止只讲了三个经,听起来数量不多。但每一个的构成都很复杂。而且还有篇幅最长的《春秋》与最为玄妙的《周易》没有讲。

 古代的读书人,并不比现在的三年高考五年模拟轻松!

 容泽也讲的有些口干舌燥,喝了口茶后,才继续往下说:

 “然后,再说周易。”

 “易者,群经之首也。”

 作者有话说:

 因为是科举文,所以还是想好好写写科举中的各种经典。四书比较简单,五经构成相对复杂,某些搜索引擎的答案是错误的。这段介绍是我自己写的,修修改改了好多次,才达到了既相对清楚的介绍,又没有长篇累牍的写历史发展,仿佛回到了写论文的时代……看在我这么认真的份上,求收藏,求浇灌~

 注1:《白虎通义·五经》

 注2:《礼记·王制》

 注3:《史记·孔子世家》

 注4:《礼记》一般指《小戴礼记》,还有《大戴礼记》

 明天换榜,观察ing,暂时不更。但存稿从未停止。

第18章 四书五经(2/2)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言情文里考科举完整版章节

正文卷

言情文里考科举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