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四书五经(1/2)

 “易之来源,颇为传奇。龙龟出,伏羲取法河图、洛书,作先天八卦。后文王拘羑里,演后天八卦。八卦者,干、坤、坎、离、巽、震、艮、兑。两两重叠而成六十四卦。《易》分经、传。经含卦名、卦辞、爻名、爻辞。孔圣人做《传》,分七类:《彖》、《象》、《文言》、《系辞》、《说卦》、《杂卦》、《序卦》。共十篇,世称‘十翼’……”

 “《春秋》,鲁国史官所做编年史书。始于周平王元年,止于周元王元年。共两百余年。春秋者,除了《春秋》本身,通常还要加上注解《春秋》的三传:《公羊传》、《左传》、《谷梁传》……”

 简单介绍完五经后,容泽又说,“五经之外,尚有十三经一说……”

 容景点点头,她知道的,十三经是在四书五经基础上发展出来的,除了已经被四书五经包含的:《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易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孟子》外,还有一部《孝经》和辞书之首的《尔雅》。

 她叹了口气,这么多经书,有的还是大部头,很多人终其一生也无法全部读完,所以才有穷经皓首这个词。就算她这个从现代穿越过来的知识分子,要读完这么多书也是不容易的,更何况是读通读透彻,甚至经世致用。

 容景:!

 她已经预见自己秃头的未来了。

 见小女儿眉头紧皱,一副严肃的表情。容泽有些好笑,宽慰道,“景儿,你先别有压力。五经虽然浩瀚,但科考只用主攻其中一经,即你的本经。其余经典则只需了解泛泛。”

 容景这才想起,在前世了解的那些科考知识中,其中就有本经的说法。

 明初科举,“分经试士”,又称“专试一经”。在经义考中,除却四书的内容,五经部分应试考生只用选择其中一个经典,回答这个经典范围内的题目。

 这个被选择的经典,就是这位考生的本经,或称专经。

 她长长的松了口气,一下子觉得自己背上的重量轻了很多,连带着感觉头皮上的头发也长得更牢固了。

 见她表情瞬间放松不少,容泽把即将出口的,“但是如果你想成为你曾祖父那样的大儒,必须要深入治群经,不光是这些儒家经典,还有史书,子书,诗词文集,涵盖三教,包罗万象……”这句话生生咽下。

 算了,小女儿虽然是雷山公转世,但现在到底是个十岁左右的孩子,还是不要吓她。于是,容泽想了想,道,“你可以考虑一下,以哪部经典为本经。”

 “论篇幅,易、书最少,皆为两万余字。诗次之,三万余近四万字。三礼中《周礼》四万余字,《仪礼》五万余字,《礼记》九万余近十万字。至于春秋,单《左传》就有十九余万字,遑论《公羊》、《谷梁》各四万余字。”

 “论侧重,《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注1)。或曰《诗》以纪兴衰诵叹、《书》以纪帝王遗范、《礼》以纪文物体制、《易》以纪阴阳变化、《春秋》以纪行事褒贬(注2)。”

 以前,在他开蒙的时候,祖父就对他讲过这些内容,并让他可以先行学习一段时间,再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决定。他正要对着容景说出同样的话时,就听容景道,“那我选《易》吧。”

 原因无他,她对周易最了解最熟悉,可以很容易的上手,省去了不少从头学起的功夫。

 容泽愣了片刻,随即点点头。他一点都不奇怪,雷山公广治诸经,但科考之初,也是以易经为本经的。

 小女儿是雷山公的转世,这个选择可谓宿命使然。

 *

 容景开始了五经的学习,她每日会抽出一段时间专门学习易经,剩下的时间,通读剩下四经。

 容泽也停止了写话本,除了按照约定去大井里代写书信外,其余全部精力都用在教导容景上。等到与大井里里长的一年之约到期,他婉言谢绝了继续代写书信的请求。毕竟一年统共才赚一两银子,还要耗费不少时间。现在他们不缺钱,不必再为了一两银子奔波。

 容婷和容娟包揽了家中几乎一切庶务。其中就包括种植蘑菇。

 许是容家人都很聪明,短短十几天,两个女孩就轻松上手,不到一个月就种出了第一批蘑菇,后续收成也越来越好。

 本以为日子就这样继续下去,然后某天晚上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容景余光瞥见两个姐姐期期艾艾的看着自己和容泽,似乎有话要说,但又不好开口的样子。于是她道,“大姐,二姐,你们怎么了。有什么话就说出来。”

 “没什么。”容婷剥了几颗葡萄,递给容泽和容景。“父亲,小弟,吃点葡萄。”

 今年他们搭的葡萄架子成功的长出了几串葡萄,口味虽不算好,但也让一家人惊喜不已。容婷和容娟决定按照容景种植蘑菇的思路,研究葡萄的生长,希望明年能种出更多更甜的葡萄。

 容娟咬咬牙,“大姐,你不说我说。”

 “二妹,别打扰小弟念书!”容婷连忙道。

 “到底什么事情,一家人不必藏着掖着。”容泽看了眼两个女儿,“娟儿,你说。”

 容娟点点头,竹筒倒豆子般讲了起来。

第19章 四书五经(1/2)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言情文里考科举完整版章节

正文卷

言情文里考科举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