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参加高考

  奚家的回信很快, 随性而来的是一份整理好的大学名单和基础档次。奚父特地给奚珊回道:她的提议自己收到了,教育部会出一个专栏发在报纸上,让考生们更加好的了解学校。

  至于她所说的学校分数线目前还不能弄到,十年过去了, 这些学校也有了很大改变。

  奚珊把名单给崔丽, 两个人研究了几天, 在考前给大家做了一个突击培训。

  “咱们的目标是大家都能有学上, 我们也没有那个精力重来复读, 所以要最大情况的保证我们的劳动成果。”

  “选择大于努力, 往往选择的好淑芬同志坏能决定咱们努力的成功与否, 所以我们的选择一定要是最好的。”

  乔文峰也抽空回来了一趟, 他带来了省城这些大学前些年的分数线, 还央着自己的老师出了几套模拟试卷。

  知青们看着这几套试卷, 如获至宝。来了瞌睡就送枕头,他们正愁没办法界定自己的水平, 这就来了模拟试卷。

  宋马翰有些担心模拟试卷,要是成绩不理想, 肯定会很影响士气, 要是成绩非常不错,他又怕知青们骄傲自大。

  陈秀柔安慰他:“大家如果连这些风浪都扛不住,怎么可以在高考之中脱颖而出。有个成绩排个名挺好的,至少咱心里有个谱。 ”

  模考结束,有人欢喜,有人忧,但大家的情绪还算不错,也大致敲定了自己心仪的学校。

  在大家一片亢奋的时候,七七年的高考来了。

  考场在县城 , 村里离县城还是有些远听。为了节约时间知青们打算住进招待所,王家本来打算住进亲戚家,但是最后还是决定让崔丽他们三个考生和知青们一起。

  淑芬同志带着娇娇在村里一位在县里安了家的叔伯家里给考生们准备饭菜。听说是给村里参加高考的孩子们准备的,二话不说的来帮忙,20来个人的饭菜,光靠淑芬同志可够呛。

  为了让大家能够睡得舒服,铁柱同志这个当村长的脸都豁出去了,四处求爹爹告奶奶,总算是把大家安顿好了。

  王家人的付出,知青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11月21号来了,崔丽他们带着自己的准考证,充满希望的走向考场。

  上午先考语文,拿到卷子崔丽惊呆了。试卷上面只有三个大题,第1题是写作文,第2题是词语解释,第3题是文言文标注和翻译。

  单单是作文就占了70分,她勉强稳住心神,开始认真答题。她知道在这张试卷决定成败的就是作文。作文的题目是2选1。第1个是心里的话献给主席,第2个是为4个现代化作出贡献。

  第1个话题肯定很多人写,第2个比较难,写的人应该不多容易出彩。但崔丽还是选择了保守起见,打好大纲,行云流水……

  崔丽出考场的时候,奚珊他们已经聚在门口等她了。大家都在叽叽喳喳的讨论着题目。奚珊甚至感慨:“这一张试卷的题目也太少了,这要是作文没写好就完了……”

  宋马翰清了清嗓子,又瞥了一眼大家。“行了,先别讨论题目,咱们快回去,准备下一门!”

  下午考的是数学,数学题目更多也更难。遍布的都是勾股定理和二次函数。其中有一个题是用l长的围墙做最大面积的猪圈。考场里大家都在埋头苦算,面色苦扰。

  考试结束后,崔丽有些沮丧。尽管她比别人提前复习这么久,可数学对她来说还是太难了。最后两个题崔丽都没做出来,只是勉强地把公式写在上面。

  考场门前大多数都是这样耷拉着耳朵的考生。大家都在叽叽喳喳的抱怨,这次的数学太难了,肯定考得不好。知青点的几个人面色也不好看,他们想找奚珊对答案,但奚珊早就被宋马翰耳提命面不许和大家对答案。

  奚珊觉得数学还好,她觉得挺普通的。但这话她不敢说,老老实实的装鹌鹑蛋。

  回到招待所,淑芬同志已经带着饭菜在那里等他们了。饮食清淡,但又富有营养。是崔丽让淑芬同志这样准备的。本来淑芬同志想着孩子们高考要做些好吃的补一补。

  但崔丽说:“娘做些清淡好消化的,大家也不常吃那么多的荤腥,骤然吃大鱼大肉肠胃肯定会不舒服,要是考试的时候拉肚子就完蛋了!”

  淑芬同志觉得在理,所以也知青们的饭,做的并不油腻。“等你们考完了,婶子再给你们做好吃的!现在在克服克服,一切为了高考!”

  第2天早上考英语,没有听力。主要题型是英译汉,汉译英,还考了音标和语法。其他的都好说,主要是汉译英的题目仍然具有革命色彩,这些关键词的英语他们不知道,只能抠着脑袋想近义词。好在这些天的英语单词也不是白背的,崔丽好歹算磕磕巴巴的翻译出来了。

  英语考完就还剩两门,政治和文理科。大家文理不同,考的科目也不一样。文科只考历史和地理,理科只考物理和化学。

  政治考完还算容易,大家没有少背诵□□,答的都算不错,还剩最后一门了。

  拿到史地试卷,崔丽瞟了一眼就有谱了。历史考了沙俄侵犯我国领地的手段和辛亥革命的教训意义等,这些题目都是她们背过的。

  地理考了黄河经过的几大平原,与我国接壤的其他国家等等。也是十分基础的题目。考了两天的崔丽第1次在考场上露出了笑容。

  拿到理化试卷的奚珊觉得还行,物理考了加速度,电路。她甚至很有闲心的把啊试卷后面的附加题做了。附加题并不计入录取成绩,但学霸的世界就是有题就做。

  而同样选择考理科的郑开就裂开了,他在两个电路题目上浪费了太多时间,别说附加题了,化学他都没做完,考试结束响铃的时候,才依依不舍的放下笔。

  但不论结果怎样,至少复习的这段时间他们都很快乐。

  大家结伴走回招待所,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朝气而蓬勃。与之相呼应的是身后考点上的挂着的宣传标语。

  [青年朋友们要充分认识自己所负的重任,人民在期待你们,祖国在期待你们,革命也在期待你们!]①

  到招待所到时候,铁柱同志已经开着他心爱的拖拉机,在门口等他们了。大家伙迅速收拾好东西,然后坐上拖拉机。

  陈秀柔起了个头,大家在田间小路上高唱:“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上,听妈妈讲……”

  尽管寒风刺骨,但那一刻大家的心炽热滚烫。我们的国家就是靠着一代代拥有炽热滚烫理想的年轻人建设起来的。

  拖拉机直接停在了王家门口,淑芬同志已经准备好了饭菜,几个参加高考的后生家里也带了菜和东西过来帮忙。珍藏的腊肉和香肠,个个婶娘的拿手菜。

  满满两桌子美食,大家吃的肚子圆鼓鼓的,还喝了不少酒。飞花令,猜拳,小蜜蜂玩儿的不亦乐乎。

  宋马翰这个向来严肃的不得行的老大哥,两杯黄酒下肚和爱党争着玩小蜜蜂。“两只小蜜蜂呀,飞到花丛中呀,飞呀飞呀!宋哥你又输了,哈哈哈哈!”

  爱党咻咻两巴掌就拍过去,宋马翰不服:“不行,再来,我就不信我赢不了你。”

  屋里的气氛太好了,好到哪怕过去几十年,这个温暖的夜晚,仍然是在场的各位心里最美好的记忆之一。

  等到王家完全安静下来,已经到下半夜了。高压力的复习,憋坏了他们,孩子们都醉得不成样子。淑芬同志一脸好笑。“这些孩子们可真有精神。”

  夫妻两个把几个醉得不省人事的孩子弄到床上去,1米5的小床上并排躺着三个大汉子。几个还能走路的被带到村里的其他人家家里。

  宋马翰一边走路还一边嘟囔着:“两只小蜜蜂呀,飞呀……”

  闹到大半夜,大家不出意料的起迟了。好在冬天没什么农活,窝在床上睡一个早床最快乐。

  知青们发现自己在村民家睡到大中午,别提有多尴尬了。更不用说几个男人,醒过来发现自己身边紧紧挨着另外一个男人的快乐。连脸都来不及擦一把匆匆和叔伯婶娘道过谢就往知青点跑。

  当然也没照镜子,看看自己现在的样子。徒留婶子们一句:“孩子们,你们还没梳洗呢!”在风中摇曳。

  等回了知青点看见自己这副尊容,想到自己顶着这个样子在村里跑了半个来回,就恨不得当场自尽。

  不过好歹大家都一样,衣冠不整,胡子拉碴,浑身泛着酒酸味儿,心里稍稍平衡,一会儿又开始为谁先洗澡大打出手。

  女知青们好多了,她们昨天喝的酒也不多,今天醒的也早一些。虽然也挺埋汰的,但好歹是梳洗完了才回知青点,趁着这一段空隙,她们也都烧水收拾完了 ,所以底气十足的嘲笑男知青们。

  奚珊还没有醒,昨天她留在了王家,抱着娇娇睡在了崔丽房间里。崔丽早上一睁眼就发现奚珊搂着娇娇在自己床上睡的正香。

  崔丽面色不善地盯着奚珊,她要气死了,奚珊睡了自己的床也就算了,还抢了自己的妹妹。

  本来娇娇软软的小团子应该窝在自己怀里睡,现在却在奚珊怀里。

  崔丽小心的把娇娇从奚珊怀里抱出来,然后把小团子搂在自己怀里,她要睡个回笼觉,抱着娇娇睡!

  作者有话要说:  文里的高考试卷参考的是1977年山东和山西的高考试卷。77年的高考试卷是各省市自主命题,所以每个省份的题目是不一样的。但是相同的是作文的占比分数非常大。

  还有上一节里面所提到的考生不知道如何填报志愿,这个来源是作家余华的一个回忆采访,是真的有很多考生跟风写北大,清华,复旦等名校。甚至还有的学生直接填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主要还是消息闭塞。

  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考生都不知道如何填报,因为我能查到的资料有限。所以暂时设定的是大家都不知道,如果有小天使有确切的资料的话,也可以给我留言。^ω^

  还有就是文中标①的地方来源于百度图片,我也不知道能不能用,反正我先把它标注出来。

  我好啰嗦,哈哈哈>_<

  然后大家可以去我的专栏看一下我的新预收,一个90年代白富美的故事。

第35章 参加高考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反派小姑子五岁半最新完结+番外章节

正文卷

反派小姑子五岁半最新完结+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