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国子监姜妍只需要每周去一次就行了, 布置下去了作业, 要求学生们至少将大明的疆域图都记下, 姜妍便收拾了东西回宫了。

  朱元璋正坐在桌案前看着各地的奏表, 临近秋收了, 各个省县的府衙为了税收和人口的统算核对都忙碌得不可开交,偏偏此时户部的领头人李善长忽然沉寂了下去,没有对各省县做安排表示了。

  没了明确的命令,下面的人顿时就像无头苍蝇一样不知到底该做些什么了, 提交上来的奏表也大多是空话, 没有什么确实内容。

  朱元璋越看眉头皱的越紧, 最后恼火地直接将奏章摔在了桌上:“写的都是什么,简直不知所云!”他拿了朱笔在奏章上直接画了一条斜杠,意思是直接打回。

  今日已经有好几封被他直接打回的奏折了,初时他还认真做批复, 记下官员名字准备让这些无能之人降级, 可这满满一叠奏折基本上都是废话连篇, 他心中的怒火也就升级到无法克制的地步了。

  “你可别恼了, 气坏了自己。”一杯温热的茶水递到他唇边, 朱元璋这才注意到姜妍已经回来了, 原本酝酿在眼眸中的怒气也如雾气般散去,他就着姜妍的手抿了一口茶:“你何时回的, 我竟没有发现。今日国子监的授课感觉如何?”

  “听宫人说你在看折子我就没让他们传报,自己偷偷摸摸进来坐着了。”姜妍被他握住了手腕,有些郝颜地道:“国子监那边我也不知道成效如何, 反正我将心里话都讲了,你想出的掺和内战的法子我也不知他们听没听进去。”

  “没关系,这件事本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能慢慢改变学子们观念就是好事。这种偏毒计的法子贤臣不会愿意采用,但我如今需要的是治国能臣,只能瞧瞧国子监中有没有好苗子了。”倭国在诸臣眼中与不通字句的蛮夷无异,熟读圣贤书的不会愿意玩弄心计渡海去倭国生是非,可朱元璋现在需要的就是一个玲珑到可以在倭国周旋的人:“自作聪明的有许多,真正的聪明人却是难找啊。”

  倭国是朱元璋定下了的不征之国,倒不是发兵打不下那片蛮荒之地,只是需要跨越海峡出兵有些得不偿失。那片狭长的土地贫瘠落后,即便真的将它并入大明疆土,想要让子民在那里繁衍生息也需要朝廷从他地调集资源。

  吃力不讨好地去扶贫,这种蠢事朱元璋干不出来。

  况且他对这些频繁骚扰沿海百姓的倭寇种族是一丁点好感也没有,武力征讨代价太大,怀柔政策又怕养出反噬的白眼狼,索性就让他们自己内战闹去,自己这边只需要趁他们内战时占据了海上的几处要塞点,封锁了他们的进出海港,让他们彻底成为被困孤岛便可。

  他的目光落在那些摊开在桌案上都划了醒目红色斜杠的奏章上,心情又变差了:“你瞧瞧,这些也算是被甄选出来的官员了,离了李善长一个个都像是没了主心骨。我让他们写秋收预备的方案,结果个个都开始鼓吹我的功德了。我花时间是等着看他们拍马屁的吗?”

  “虽然李善长在有些事上被蒙蔽了眼睛,但是你不能否认他确实是文官中一等一的能臣,政事一直安排得有条不紊。这些从前只是听命行事的官员一下没了上峰发令,一时无措也是情理之中。”

  姜妍与李善长闹了几次不痛快,倒并没有记他的仇,见朱元璋有些不满地眯起了眼睛,叹了口气问道:“你真的准备弃用李善长了?”

  朱元璋沉默了一会儿道:“我已经吩咐吏部,等他自己递上辞呈,不必经过我便可直接批准了。”李善长的作为已经触及到他的底线了,他留给李善长最后的情面也就是让李善长自己告老保留体面了。

  见他已经拿定了主意,姜妍也就没再劝,只是拿

  眼瞧着他道:“那你不与他再见面道个别了吗?”

  “你看我像是很闲的样子吗?”朱元璋拿这个理由搪塞了,真正的原因却是因为他不能再表露出对李善长一丝一毫的情分了。

  结党营私这样的罪名,他没有夺爵,只是让李善长自己归乡已经是法外开恩了。再去给李善长送别,旁人还真不把结党这桩罪看得有多重了,他日后怎么再驾驭群臣?

  他不明说,姜妍却是懂他的心思,只是弯了弯眼道:“我闲啊,明日我便无事,可以去李府瞧瞧。你有什么话想要传达给李善长,不如让我帮你转告了?”

  朱元璋看着姜妍的笑脸好一会儿没有说话,最后叹了口气:“你倒真的半点不记恨他朝上顶你的话。”他从屉子里拿了封已经封好了却没有署名的信递给姜妍:“你将信给他便行了。”

  果然朱元璋也是有许多离别嘱咐想要与李善长说的,撇开了君臣关系,他与李善长到底是相交许久,志同道合的朋友。

  姜妍看了看信的厚度,笑容越发灿烂,在朱元璋眉头跳动,快要恼了之前道:“你继续批你的折子吧,我去歇一会儿了。”她话落便直接转身小跑着溜了,连门都没替朱元璋顺手关上。

  夏末秋初,朱元璋透过门扉瞧见了院落中的那棵古树被风穿过树梢时,飒然落下的树叶。印象中的绿意盎然已经演变成了如今的枯枝残叶,他却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变化的。那个侃侃而谈天下大事官吏弊端的文士,如今也成了需要驱除的祸根。

  朱元璋的表情有些漠然,收回视线重新开始批阅桌案上的奏折——他为与李善长的朋友私情而留他爵位,却也要为了这天下舍去李善长。大明在大刀阔斧地改革,跟不上步调甚至拖他后腿的人都只能被留名在过去,李善长是第一个,却不会是唯一一个。

  秋收将要开始的当口,李善长带着妻妾告老返回濠州了,两辆半旧的青帘马车缓缓驶回家乡,在土地上留下深深的车辙印——这便是曾经第一文官的落幕。

  这样的结果让他团队中的众多文官都松了一口气,以为处置就到此结束,不会再往下追究了。提着的心都放下来后他们就开始对这个文官领头羊的位置眼热了起来。

  虽说前有李善长这个警戒在前,但权柄的诱惑还是巨大到可以让他们冒风险的。

  结果没等他们上下打点做出动作,接替李善长位置的人选就定下来了,朱元璋直接指定了一直被排斥在李善长团队外的刘基。

  刘基是个聪明人,他原本是不想参与到这场争夺中的,没料到朱元璋直接将这个烫手的山芋抛给了他,只能硬着头皮顶了上去。然后便是意料之中的被架空,原本这些官员就与他不睦,对他下发的命令也就拖延着不执行。

  他们倒也没有直接什么都不做给刘基留下把柄,只是每每工作安排下去便默契地互相推诿,将时间给空耗了过去。

  面对这种状况,刘基选择了不作为。

  他深谙帝王权术,朱元璋轻轻放过了李善长,就不能再就结党的事对这些文官进行处置。这些人既然自己看不清状况,懈怠不工作,那他也就刚好为朱元璋准备好了借口清除朝中无用之臣。

  秋收统算将近两月,汇报始终没能摆上朱元璋的桌案,雷霆之威终于叫这些忙于政斗的文官清醒了过来,可惜为时已晚——所有懈怠不做实事的皆被定了“尸位素餐”的罪名,最低是革职,最高的是流放。

  朱元璋的愤怒难以言表,今秋的粮食产量国库税收决定了开春后的北伐安排,他贬斥了李善长都没叫这些文官看清楚局势,那也不必再留情了,功过从来不是能够抵消的,他们不愿统算田地产量,那就自己下田耕种去吧!

  另一方面,他对刘基也十分失望。

  他拔擢刘基上来是因为他觉得刘基是个遇到关键事情能够分得清轻重缓急的,凯旋宴上那次应答让刘基在他心中的地位一下子超过了李善长。然而刘基这次选择了放纵属下怠惰,其中有多少是为了借他的手除去不听话的官员他也不清楚,这个他以为可以以国士相待的人到底还是掺和进了政斗中。

  “我倒觉得他这么做很正常。”姜妍捧着本书,头也没抬地说:“你不也是一早就看出他们是有意懈怠故意不处理,等着看刘基表现的嘛。”偷懒不干活的官员名单朱元璋一早就列出来了,处置的时间也不会晚到让税收统计不上来,其实也是对刘基到底适不适合做领头人的一次考量。

  “刘基替你找了由头把那些刺拔掉,你还要抱怨人家不是圣人。”姜妍冲他做了个鬼脸:“他要真是个死板管着手下官员的,你敢用他当领头人?”

  朱元璋摇了摇头:“你这张嘴倒是越发厉害了,顶的我都不知怎么回你。我是怕刘基这次吃到了揣度圣心的甜头,下次依旧故作聪明坏了事儿。况且他原本与其他文官关系就不大好,谁也不是傻子,瞧了他这次做法,怕是更要心中怨愤他。官员结党是大忌,有私怨也不是什么好事。”

  “我预备召刘基入宫点醒他,毕竟如今拔擢了他做领头人,他即便嫌弃其他官员都是烂泥,要作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莲,也总不能忘了他也是植根泥潭中的,不想办法净化水源,一味地想独善其身一样不算贤臣。”

第六十四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他开局一个碗完整版+番外章节

正文卷

他开局一个碗完整版+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