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朱望第一次逃课了, 在他和朱念十三岁生日的这一天。

  他与朱念面对面坐在一张石桌边, 朱望神情有些低落, 朱念倒是颇为兴奋能够拐带自己这个最听话的弟弟逃课。

  “说是这么说, 其实是皇后娘娘同意你今日不去课堂的吧。”汤优摇着头将挎篮中的小点心一碟一碟拿出来摆在石桌上, 然后又从最底层拿了送给朱望的小礼物:“我思来想去也不知该送你什么好,最后只好绣了只荷包送给你,针脚粗糙你可别嫌弃。”

  “喂喂喂, 优优,我的礼物呢, 你只送礼物给望弟的吗?”朱念见汤优接下来没有动作了, 原本挂在脸上的期待微笑一下子垮了下来, 探头去瞧她挎着的小篮子, 见里面空空如也了,更失落了:“你这么区别对待,我可要哭了。”

  汤优有些恼地拿手指戳在朱念气鼓鼓的腮帮子上:“你的手帕,荷包,小手袋哪一个不是我给你绣的,我现在不过是给望哥送了一个荷包你还要吃味。”

  “今天这个日子收到礼物感觉总是不一样嘛。”朱念咧嘴哈哈一笑,其实没有真的计较这件事,伸手去抓桌子上的糕点:“我是奇怪你与望弟明明不经常碰到一处,每每都是随我一起见他,怎么和他关系变得这么熟稔了,怎么,是不是瞧上我这个小可怜弟弟了?”

  被这样说的汤优脸一红, 原本戳在朱念脸颊上的手在她腰上轻轻一扭:“你一个女孩子家家的,这种话也往嘴上挂的嘛。”

  朱念一口气没喘上来,点心呛到了自己,咳得眼泪都出来了,还是朱望好心替她倒了一杯茶水让她能够缓缓:“念姐不知道吗,我已经向母后说过了,我喜欢优优,想让她作我的皇子妃。母后已经同意了哦。”

  “什么?”朱念刚要说出口的感谢又被吓了回去:“我怎么完全不知道?”她说着一把抱住了汤优,作假哭状:“优优,是不是望弟逼你的,你真是太可怜了。你要是不想嫁给望弟只管跟我说,我一定替你做主。”

  “瞎说什么呢。”汤优拍了一下朱念的手背,迎上了朱望望向她温和的目光,声音一下子小了不少:“我也是喜欢望哥的。”

  朱念含着点心在嘴里嚼着,一边含糊不清地问:“那这事儿父王同意了吗,我明明听说父王有意撮合你和哪个文官的女儿。”

  “父皇是在选太子妃,不是替我选亲。”太子妃自然就是未来的皇后。这个人选不会从汤和徐达这种开国武官的家里选拔,新皇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亲信部下,而联姻就是最好的办法。老世家可以享荣华安详却不该再插手到这件事来,这既是对他们的限制,也是对他们的保护。

  朱望脸上的笑容垮下去了:“念姐,我已经向母后说清楚了,我确实不是当太子当皇帝的那块料,再怎么逼我,我这块愚石也成不了美玉。”

  “你说了?”朱念瞪大了眼睛,想不到自己最胆小认真的弟弟竟然真的敢说出这种话。

  朱望犹豫了一下,还是实话实说了:“其实是母后主动问我的,母后本来就一直心疼我完成不了课业。”他说着从自己的袖子里拿了艘小木船出来:“这是给念姐的礼物,我自己刻的,船尾还没能完全修复好。”

  “这不是太傅在课堂上骂你说不该玩物丧志给砸了的吗?”朱念接了小木船,透过船上的窗户能够看见连船内都被精心刻画了细节,喜形于色道:“原来是要送给我啊!”

  “嗯,船首那个按钮你按下,可以打开甲板直接看见船里的构造哦。上课时没忍住拿出来看了一眼叫太傅给逮着了。”朱望见她喜欢,眼底的阴霾也散去了不少:“母后听说了太傅砸我东西的事儿可生气了,按着我的肩让我说实话到底有没有那个意愿做太子。”

  “你就说实话了?”

  朱望又偷偷瞄了一眼汤优,声音细如蚊嗡:“我想着要是再不说,怕是和优优的事儿也成不了了,就一个冲动给说了。”

  听他说完,朱念放下小木船,站起身走到朱望身边,用一只手揉了揉朱望的头:“望弟,姐姐错了,姐姐不该觉得你软弱胆小,为了优优你竟有胆量去面对父皇的斥责。我信你对优优的真心了。”

  朱望一下子苦了脸:“念姐,你别说了,越说我越怕。”

  “怕也没用,你现在后悔也晚了。你今日翘课的事太傅肯定已经告诉父皇了。母后肯定也会向父皇直说,要是父皇母后真就你这事吵起来,父皇肯定不会怪母后,你这个祸根肯定是挨责罚的那个。”

  “我不后悔,即便可以重新回答母后一次,我也会实话实说的。”朱望见汤优也面露担忧,走到她身边有些羞怯地牵了她的手:“我是真不想娶除了优优以外的姑娘。”

  朱念忽然觉得美味可口的点心吃着有些食不知味了。

  此时的太傅讲堂上,朱望与朱念的位置空置着,今日是他两的生日,他两不来上课太傅倒也觉得情有可原。让他震惊的是,一个月也见不上两面的另两个皇子竟然乖巧地坐在了课堂上——虽然看情状是被皇后娘娘强按着来的。

  朱连与朱晋坐在同一排,课桌上的书本摊开着,他两却心神不宁完全看不进去,也完全听不进去太傅的讲座,颇有些如坐针毡的感觉。

  然而他们并不敢乱动,因为姜妍就坐在他俩后面两排。

  “怎么办啊,刚刚母后说的话你听懂了吗?”朱连不敢明目张胆地与朱晋说悄悄话,于是便写了小纸条传给了朱连。

  “母后的意思是大哥不愿当太子了,现在这担子得咱俩挑了。”朱晋现在也是头大,他与朱连两个向来对国事没有兴趣,更是从来没有来听过讲课,眼下被突然拉来听讲,简直像是在听天书。

  “大哥怎么能撂挑子了!”朱连一想到从此以后要日日被压在这里听课就汗毛倒竖,觉得一个感叹号无法表达自己此时激动的心情,又多加上了四个。

  “这事母后肯定没向父皇说,父皇一定不能同意了,咱们要想脱身得找父皇。”朱晋的脑子转得快,主意也想得快,朱连看了立刻就要执行,站起身向太傅说道:“太傅,我要去出恭。”

  “阿连,你可别是借机逃课了。”姜妍皱起了眉头,觉得他似乎是想逃课。朱连赶忙举手保证说绝对不会,一定赶紧回来。

  然后他便一路小跑到了御书房,涕泪俱下地把方才姜妍讲给他们听的话复述给了朱元璋听。朱元璋搁置了毛笔听他说完,然后点点头说:“我知道了,这件事我会去与你们母后说的”

  没等朱连露出喜悦的表情,朱元璋便继续说道:“不过你与你阿晋也胡闹得过头了些,确实该好好念书懂理了,日后可不能再逃课了。”

  “是,儿子知道了。”朱连垂着头应了下来,又听朱元璋道:“你回去和阿晋好好听课,我待会儿要考校你们今天的听课内容。你现在去替我请你母后来御书房一趟。”

  朱连只觉得眼前发黑,来御书房偷偷告状一趟不但没达到不听课的目的,还要被母后知道自己跑来告状了,甚至过会儿还要被朱元璋亲自考试——朱晋真是狗头军师,出的主意馊得不能再馊!

  于是他只能回到课堂向姜妍说了朱元璋的传话,姜妍立刻便明白这小子刚刚是跑去告状了,揪着他的耳朵要求他一会儿好好听课,又瞪了朱晋一眼——这样的主意肯定不是朱连想出来的。

  她本来就准备和朱元璋好好说这件事,只不过腹稿还没有打好。她是真的心疼自己明明在听话懂事的大儿子萎靡不振的样子,前几日他被摔了自己的小木船都不敢向自己来说,只是偷偷修补着。

  “阿妍,你明白为什么自古至今都是嫡长子继承制吗?”朱元璋见她安坐,开门见山地问道。姜妍一愣,她预备说的都是类似“人各有志,不可强求”的话,想让朱元璋不要再苛责朱望。眼下朱元璋把问题直指这个制度,她倒是一时答不上来。

  “是因为不容易出乱子。”朱元璋见她表情迷茫便知道她的心思了,对她实在又恼怒不起来:“继承时的嫡庶之分,长幼之分其实都是为了避免麻烦。不说皇家,便是普通的家族,嫡系一脉除了嫡长子外的嫡次子,嫡三子其实都与庶子没有区别,只要有嫡长子在,他们成年后得到的家产与庶子几乎没有差别。”

  “但是... ...”姜妍很少能说过朱元璋,但想着朱望那双总是湿漉漉的眼睛她也想争一争:“若是继承家产的嫡长子没有那个能力操持整个家族呢,宁可眼睁睁看着他丢失家产也不换继承人吗?望望既然根本不愿作太子,明明还有阿连阿晋和小四做选择,为什么不看看他们的资质呢?”

  “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是这个先河就不能开。”朱元璋叹了一口气,姜妍对于这种事还是不够了解:“资质这种东西,实在是虚无缥缈。阿妍,我只与你做个比方,撇开望望不谈,着眼阿连阿晋。阿连勇武能战,阿晋才思敏捷,若他二人都有意做太子,你按立长不立贤的方法如何定下人选?”

  姜妍犹豫着没有答复,朱元璋继续道:“他们都是你所出的孩子你尚且不能定夺,若是真撇了嫡长子制,之后朝代同父异母的皇子们都对皇位有意,各自母亲又都觉得自己孩子足够优秀,是不是就要同室操戈,为了皇位争得头破血流了?阿妍,你通晓历史,该知道前朝李世民为登皇位引发的玄武门事变的,他那例尚算特殊,若是放在其他朝代,成年皇子的争端怕是不但皇室染血,还要引发战争。”

  “对于平民来说,天高皇帝远,只要不是太过荒谬的皇帝,对他们的生活都不会有太大影响。但若是因此招来战争,便又是天下大乱农田荒芜的祸事。”

  “不对。”姜妍虽说一时被朱元璋说得愣住了,但还是很快反应了过来:“你若说嫡长制可以避免麻烦,只凭比年龄大小可以简单定下继承人我能同意。但是出不出乱子和定下继承人的方法并没有关系,有野心会闹乱子的即便有嫡长制在也能凭借无数手段爬上龙椅。”

  朱元璋皱起了眉:“不会出现那样的事的,除太子外的皇子,到了成年的年纪便将他们分封藩王驻守边远疆土,远离了朝政中心,他们无人支持没有正名,怎么可能闹出乱子?”

  姜妍考了了好一会儿,深吸了一口气还是说出来了:“其实是可以的,我没有向你说过,我看过的历史上你干过同样的事,那段历史里燕王朱棣就推翻了你指定的嫡长继承人,用的是清君侧的借口,最后你的嫡长继承人到底是死亡还是失踪没个定数,反正燕王登上了皇位。”

  她见朱元璋面色怪异小声补充了一句:“那个朱棣不是我们的乖小四,你不要生气就迁怒小四哦。”她说着又为燕王辩了几句,毕竟清君侧那件事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建文帝的愚蠢。

  朱元璋听她复述了整段故事,虽然传奇色彩很浓,但他也听得出不是姜妍在刻意编造故事为先前的论证铺垫——况且他也不是不认同姜妍关于野心的这个说法。

  然而嫡长制这个制度自古传承,即便他知晓弊端也不是能轻易改变的:“或许这个制度是不够完美,但它能够传承至今已经是最合理可行的了。没有更好的办法,那就只能让望望努力达到那个标准。”

  “有的,有更好的办法的。”她将之后清朝实行的密建皇储制完完整整地讲了出来。其实这项制度也有很多弊端,姜妍也不是十分认同,毕竟历史上曾经出过九龙夺嫡那样大的祸乱——但是相比嫡长制,密建皇储制确实更符合统治利益。

  “资质确实没有标准,但是选出一个适合的皇帝并不是没有办法。想要成为皇帝便要下放民间通民生,了解朝政驭群臣,这明明都是可以考校出来的,你便是考官,根据考校结果选出一个未来的明主不是比全按嫡长制好得多吗?”

  “这会很难办。”朱元璋思考了好一会儿,终于还是松了口:“你说的也有道理,这件事,我会与刘基他们商量看看。”

第七十四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他开局一个碗完整版+番外章节

正文卷

他开局一个碗完整版+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