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佛门本是清净地,无可奈何惹尘149

  黛玉仿佛没察觉到身后有人,依旧专心致志的进行着手中的动作。宝玉放缓呼吸,悄悄从身后探出脑袋,结果立时睁大眼睛,浑身僵硬的呆立当场,不能挪动分毫,只觉全身的血液都冻僵凝固了一般。原来贾宝玉正好看见黛玉手持锋利的刀子缓缓划开老鼠的肚皮,在里边搅了搅,取出一只浑身红彤彤的小老鼠,小老鼠身上还带着不少血迹,看起来恶心极了。一只,两只,三只,直到取出了四只才停下来,然后又用针线将剖开的肚皮一针一针重新缝起来。

  黛玉白嫩细滑的手上还站染了许多血迹,红白相间看起来颇具冲击力。面对这样骇人的场景,黛玉仿若吃饭喝水一般没有任何不适。贾宝玉心里叫嚣着这一定不是林妹妹,拼尽全力转动脑袋,那艰难的样子就像生锈的机器重新恢复运转,想要确认一下,心里一遍又一遍告诉自己:这一定不是林妹妹,林妹妹一定不会做这么血腥恶心的事儿。可惜老天没有听到贾宝玉的祈祷,赫然就是黛玉的那张容貌极盛的脸。贾宝玉呼吸陡然粗重了许多,血腥气扑面而来,钻入肺腑,一时间心内惊惧交加,只觉两腿发软,浑身冒汗,眼前甚至有了重影。

  一旁的黛玉仿佛才察觉到身边有人,不过并未转头看是哪一位,只以为是下人来催,淡定的说道:“我这里快结束了,让宝玉和迎春、探春再等片刻。”难得的开口称了一句宝玉,要搁往常贾宝玉能开心的跳起来,可这会只觉这两个字也带着莫名的煞气,尤其刚喊到宝玉时明显看到黛玉手下力道重了两分,本来瘫成一团的老鼠痛的颤抖了一下,小爪子都痉挛的团在一起。贾宝玉此刻有种错觉,自个就是那板上的老鼠,林妹妹淡定的对着自己开膛破肚,玩高兴了再把自个缝起来。

  黛玉并未等人应答,反而继续道:“这小老鼠太不好玩了,明日你让人多寻些其他动物过来,越凶猛越好,我最喜欢它们束手无策的躺在这里任我摆弄。也不知宝玉喜不喜欢,若是日后能跟他一起处理这些动物,那定是极好的,嘻嘻。”说完还带了一声轻笑,这一笑吓得贾宝玉只觉从天灵盖上窜入一股寒气,直达脚底。他打了一个哆嗦,僵硬的身子反而能动了,却不敢多说一句,抬脚转身以八百米冲刺的速度往来时的方向跑去,仿佛身后有一只大恶魔追着。

  其实这花园哪有黛玉的身影,除了刚来的贾宝玉,空荡荡没一丝旁人的气息,若是有人无意闯入此地,也只会看到贾宝玉突然对着空气呆立半晌,然后疯也似的跑了。

  “贾宝玉会不会被吓死?”

  “吓死不至于,不过回去怕是要生一场病吧。”导演了这一切的江映蓉和738组成看热闹二人组。

  原来昨日黛玉回无上宫后便对江映蓉说了自个请贾宝玉的打算,想要一劳永逸的解决掉这个牛皮糖一样的麻烦。本来黛玉计划提前安排好,让今日过来的贾宝玉无意间撞见自个对小老鼠开刀的场景,想来经此一番贾宝玉不会再想些有的没的,只要正主死活不同意,外祖母也就无可奈何了。

  江映蓉听后,便准备制造个小幻境,把当日黛玉为母老鼠开刀的过程全部重演一遍,当然再适当加点心理暗示,如此便可,不需要黛玉亲身上阵。毕竟不能保证贾宝玉见了之后的反应,万一发生了始料未及的事那可就不美了。黛玉自然不想近距离接触贾宝玉,有更加便宜的方法就应下来。

  如此便导演了刚才那一场戏,香便是诱得贾宝玉陷入幻境的关键,又对下人提前交代好,无论看见贾宝玉往哪里去都不要阻拦。于是顺利让贾宝玉有了这一场惊心动魄的体验。

  当然,为了避免贾母有理由找茬,江映蓉下了暗示,贾宝玉对今日所见所闻均不能对外人道出,无论口述还是写字都会有一股阻力阻止他。而贴身伺候宝玉的茗烟也只会记着宝二爷在花厅枯坐半个时辰,等不到人便突然要吵嚷着回府。如此贾母便无法想到贾宝玉在无上宫受了惊吓,也不能借机筹谋点儿什么。

  贾宝玉赶在午饭时回到荣国府,贾母正在用膳,听说宝玉这么快回来了,便有些疑惑,别是没让人用饭就把人撵回来了吧,若是这样也太过分了。命人去叫宝玉,结果只得了一句宝玉累了,已在床上歇下。贾母不忍心叫醒宝玉,便想着待睡醒了再说话。想了想还是不放心,担心宝玉受委屈,便叫来茗烟问话,茗烟只记得自家爷坐着坐着突然要回来,如此贾母便放下一颗心,只以为宝玉又闹了小孩儿心性。

  贾宝玉一回到屋子里,灌了一杯热茶,把人都撵到外室,不让人近身伺候,衣服胡乱脱了,滚在床上,用被子从头到脚蒙了个严实,只是被子底下的人瑟瑟发抖。可惜伺候的丫鬟全都被撵出去,一时间没人发现宝玉的异常。

  宝玉不明白为何漂亮的林妹妹要做那等脏污血腥之事,想要说服自己那一切都是假的,可又是亲眼所见,无论如何也掩盖不了。想要问一问旁人,可又担心污了黛玉的名声,忍着害怕压抑着不要说出来。贾宝玉心中又惊又怕又悲又切,五脏六腑犹如火烧油煎一般难受,不觉间竟迷迷糊糊睡过去。

  本以为睡着了便不用想上午所见之事,谁知贾宝玉竟梦到自个躺在一张宽大的桌上,面前站着手拿刀子的林妹妹。“宝玉,你来陪我玩啊!”然后不顾贾宝玉拼命的摇头阻止,手起刀落把他的肚子划开好大一条口子,刺眼的鲜血流的到处都是。贾宝玉想逃,却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想喊,嘴巴张张合合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梦中的林妹妹划开他的肚皮,然后再缝上,一次又一次重复着这两个动作。

  “不要,不要......”贾宝玉呢喃出声,终于引得屋外时刻听着动静的袭人进屋查看,只见被子底下的人抖若筛糠,声音充满了惊惧。

  “宝玉,宝玉你怎么了?”袭人焦急的喊了两声,艰难的掀开被子,贾宝玉已然满脸通红,浑身大汗淋漓,烧的人事不知。

  “来人,快来人,宝玉不好了。”一句话惊起千层浪,荣国府瞬间动起来。

  第177章 佛门本是清净地,无可奈何惹尘埃

  宝玉这一病闹得荣国府人仰马翻,贾母直觉不太对劲儿, 有什么事情不在掌握之中, 可问遍了跟着宝玉出去的人,都说在无上宫并未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尤其是茗烟,赌咒发誓二爷只待在花厅, 哪都没去过。唯一知情人宝玉又烧的人事不知, 贾母只能暂且按下心中疑惑, 命贾赦拿帖子请太医过府看病。

  太医给了个惊惧交加, 五内俱焚的诊断,开了去热发汗的方子让试一试。两副药灌下去,烧是退了,可人就是不醒,太医也找不出问题,只能摇摇头要离开。走之前倒是提了一句,说宝玉这情况怕是被什么魇住了,要不找懂得人看一看。太医也是无法, 既看出了惊惧交加引出的病症, 小小年纪究竟见了什么才会吓成这个样子,思来想去只有往那些脏东西身上想, 也是为自己医不好找个托词,免得日后真出问题了,还要来追究他的责任,那他可就亏大了。

  一句话提醒了贾母,贾母一边让人去请马道婆来, 一边又命人去无上宫看看能否请的动江映蓉。若是江映蓉是叫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人,那贾母也不会想着去请马道婆,就是防着江映蓉不愿意出马,才双保险将马道婆一道请了,免得真的耽误了宝玉的病情。

  江映蓉早就防着荣国府来人,午时刚过就进宫找皇帝下棋。贾母听说人进宫去了,只能无可奈何的期望着马道婆有几分本事,可以镇得住。马道婆在院子里开坛做法,将宝玉的的屋子和床头贴满黄符,那套招数下来看起来挺能糊弄人的,喷火、焚香,手持桃木剑乱舞一番,口中念念有词......别说她做了法之后,宝玉脸色确实好了一两分,不似之前那么苍白没有血色。如此贾母等人心才微微定下来。

  马道婆收了一大笔银子,只说还有旁人家的事情要了结,宝玉好好养着,一两日大约便能醒来,不顾贾母的挽留急匆匆要走。其实是马道婆没什么真本事,那套招数都是花架子,也就哄哄外行人,她若是留在荣国府,万一人迟迟不醒,那才没办法收场呢。而刚才宝玉脸色好了几分也正好是瞎猫碰着死耗子,让马道婆赶上了,合该她这次大赚一票。这一场下来够她两年的嚼用,马道婆连临时租用的住处也不回了,直接雇车往城外赶去,准备在外边躲上一年半载再说。

  果然又过了将近两日,宝玉还是一副迟迟未醒的样子,因着这两日水米未进,只能靠参汤吊命,那一张脸看起来更白了。贾母急的上了火,牙疼的吃饭都觉困难,派人一次又一次去无上宫找人,都说江映蓉不在,黛玉也带着两个小姐妹去城外的庄子上小住,弄得贾母一阵气闷。此时哪怕贾母意识到马道婆是个骗子,也只能含恨咽下这口气儿,都这会儿了,人都不知道逃到哪里去,上哪找去。

  再次日,眼见着宝玉奄奄一息,只剩最后一口气儿,贾母哭的肝肠寸断,守在宝玉床边不肯离去,菩萨佛祖道祖能想到的各路神仙都念了一个遍,希望能有一个出来保佑宝玉平安度过此劫。

  也不知是不是上天听到了贾母的祷告,院中突然出现了一僧一道,唬的小丫头们躲闪不及,好一阵喧闹。鸳鸯扶着贾母出门,贾母一看并不嫌弃这一僧一道不修边幅,反而带着些敬意问道:“老师父、老道长驾临寒舍,不知有何事情?”

  “我等来处理一桩公案,你家可否有人昏迷不醒?”

  贾母一听,心头生起希望,希冀的望着二人:“老身那孙子至今已然昏迷了三四日,今个儿看来竟越发严重起来,不知二位高人可有良方?”

  那道士掐指一算,睁开眼便道:“将小公子随身佩戴的宝玉拿来,让贫道一观。”贾母赶紧命人小心取下拿出来。

  那道士接过通灵宝玉,只见原本剔透的宝玉中间缠绕着一股黑气,右手两指并拢在宝玉上画了三道圈,口中念着:“你这邪物还不快快散去。”那道旁人肉眼见不到的黑气果然滋溜一下便溜走了。道士将宝玉还给贾母:“此玉沾染了些许邪气,现下贫道已除了它,请重新给小公子带上,不出半日便能醒来。”说完二人便直接隐了。

  贾母眼睁睁看人从眼前消失,根本来不及挽留,这下是真的遇到高人了,宝玉果然是个有福气的,没见着有高人保佑嘛,贾母心中大定,觉得宝玉此劫算是过去了。果然下午宝玉便悠悠转醒,喜得贾母等人又是落了一场泪,当然其他人是真心还是作秀也只有当事人知道。贾母“儿啊”“肉啊”稀罕了一大通,才问起宝玉那日的详情。

  “你可是在无上宫了什么,才吓成这副样子?”贾母心里还是存着怀疑,不相信宝玉无缘无故就发了病。

  宝玉仔细想了想,竟然全都忘了,对那日的事情全然无半分印象,只能摇摇头说不知道。他这样一说,贾母只能消除对无上宫的怀疑,或许是路上碰着了也不一定。

  “这次你没见着你林妹妹,下次有机会再让你们兄妹一聚。”贾母想着宝玉受了一场惊,便如是安慰着,没成想宝玉听了此话反而将头摇的拨浪鼓一般,拒绝道:“林妹妹课业繁忙,就不要打扰她了,还是将湘云妹妹接到家里来,我们兄妹一处玩闹才好。”

  这话说的贾母心中一怔,盯着宝玉看了一会儿,竟发现宝玉是真心实意说这话的,言语神色间竟是将往日心心念念的黛玉抛到一边,对接湘云过府的事儿反而期待异常。贾母虽然心中纳罕为何一场大病竟变话这么大,可到底心疼宝玉受了这一场大罪,马上命人套车去接了湘云过来,好陪伴宝玉。

  贾宝玉其实是因为心中过于惧怕,又在梦中自己吓自己,那道黑气就是他自己想的太多才产生的,正好被通灵宝玉吸收,便压着他一直昏迷不醒。等黑气除了,自然忘记了害怕的东西,只是因为记忆太过深刻,潜意识便告诉自己以后不要再想着黛玉,想找人相伴便找湘云妹妹这样单纯活泼的人一同玩耍才好。

  这也算是误打误撞解决了黛玉的麻烦事儿,还免得贾宝玉万一以后又碰着黛玉,神色上露出点儿什么引得旁人尤其是贾母怀疑。

  至此,木石前盟终于打破,又因王夫人过早去了,自然没了前来投靠的薛姨妈三人,金玉良缘也连头都没起来。与贾宝玉接触最密切的反而成了湘云,尤其贾宝玉经此一役后,越发待湘云优厚,相处中还时不时对其忍耐包容一二,兄妹两个感情越发好了,同吃同住形影不离,连点儿忌讳都无。贾母一旁看着,又试着提了几次黛玉,宝玉均一副抗拒姿态,问及原因,宝玉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贾母极力想促成二玉,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宝玉喜欢黛玉,眼见着多日过去宝玉没有一点儿想到黛玉的意思,与之前日日挂在嘴边的模样大相径庭。又见宝玉湘云相处的越发融洽,先前的想头便也慢慢放下,安慰自己这两个凑成一对儿也不错。其实这时的贾母已然隐约间察觉到将宝玉宠的太过,可毕竟疼爱了十几年的宝贝,让她突然管教起来着实做不到,只能硬着头皮自欺欺人。如此一来,担心外聘的女子不能好好照顾宝玉,哪怕湘云是个孤女,好歹知根知底,两人感情又好,遇着事儿总能先为宝玉打算。等将来自个百年后,把私库里的家当全部留给宝玉,足够他们二人过一辈子自由富足的生活,便也不再阻止二人的相处。

  被蝴蝶掉的薛宝钗因着没有宝玉这个选择,又因为躲祸住到王家后被王子腾夫人轻视,娘三个过得颇为憋屈,反而更加坚定入宫小选的念头。多方找人、托关系、花银子,倒也成功找到门路充做宫女入宫。薛姨妈只觉凭着自家女儿的品貌行事定能在宫中谋得一方天地,她的好日子都在后头呢。一想到哥哥嫂子因着宝钗成了人上人而重新重视自家,薛姨妈便觉扬眉吐气。将近一半的银两折成银票缝在宝钗的贴身小衣内,强忍泪水送了只带着一个小包袱的宝钗入宫。

  宝钗入宫后因着身子丰腴,虽面容秀美,可因不符合时下流行女子纤瘦的审美,倒也没惹得旁人过分嫉妒。又因手中有银子,处处便方便许多,使了银子让分派差事的公公给她选个清闲又能露脸的差事,最后竟被八皇子的母妃温妃看中,选入身边侍候。宝钗从小惯会小意奉承,温妃除了美貌,因着出身最下等的宫奴,自个是没什么主见的,很快就被宝钗哄得眼里只剩下她一人。本来选宝钗入宫就是看中她身子丰腴健康,好生养,想着八皇子府内虽有了嫡子到底子嗣单薄,找个合适机会赐下去,好歹多添个子嗣。当然温妃也查过宝钗底细,知道她是金陵有名的大豪商薛家的闺女,真成了皇子侍妾,可不是可着劲供给银两,对八皇子也是一大助力,何况还有王子腾这个舅舅在。

  八皇子本来不欲领宝钗回府,可听了温妃所言,确实心动宝钗背后的好处,又听得宝钗是个极温顺恭和的女子,想来领回府里也不会闹出太多妻妾不合的动静。八皇子走到这一步,现下最缺的就是银子了,有这么大一桩好处等着,难免心动,暂时忘却了八皇子妃的泼辣和醋性。

  因着想要宝钗背后的好处,八皇子顶着八皇妃吃人的目光硬着头皮宠幸宝钗,府里本就妾室少,又都是老人,宝钗确又不俗,八皇子宠着宠着就带了些真心出来,一月里倒是有一小半时间歇在宝钗房里。八皇子妃想要找机会整治宝钗,可宝钗是个乖觉的,丝毫不恃宠而骄。得知八皇子缺少金银,便主动找我将体己的银子拿出了大半来,只留了一小部分傍身,倒是成功感动了八皇子,格外护着她几分。八皇子妃一时无可奈何,只能暂且忍耐,毕竟在夺嫡关键,后院不平很容易被人抓住把柄。

  自从宝钗入了八皇子府,王子腾虽未直接偏向八皇子,到底沾了亲,对待薛姨妈和薛潘难免重视几分,约束着王家夫人别再过分。薛姨妈自觉女儿飞上枝头变凤凰,先前的郁气一扫而空,又借着去看宝钗的功夫塞了许多上等的铺子产业给宝钗傍身。虽然宝钗将银子送出去大半,可有了这些手里还宽裕着呢!

  眼下虽看着荣耀,犹如鲜花着锦,可八皇子倒台后也不知宝钗是何等境地,只能说一声自求多福吧!

  第178章 佛门本是清净地,无可奈何惹尘埃

  康平五十五年,现任康平帝退位, 传位于皇四子, 改年号雍和,史称雍和帝。雍和帝即位后,尊称康平帝为太上皇, 太上皇携太皇太后于皇极宫居住, 其余妃嫔均称太妃、太嫔。所有成年皇子均于宫外开府分封, 生母随其而居, 未成年皇子及公主仍旧在西六宫居住,生母移居启祥宫,待皇子成年后再随行出宫,其余无子嗣的妃嫔同样居于启祥宫。

第129章 佛门本是清净地,无可奈何惹尘149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综]红楼之圆梦巨人全文最新+番外章节

正文卷

[综]红楼之圆梦巨人全文最新+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