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争执383

  看了一眼刚正不阿的刘御使,皇子闷气道:“贞儿,替我换衣裳。”

  贞儿小声道:“皇子何必和他们认真,咱们在甘肃也没下过地,此时下地岂不露陷。”

  皇子气道:“我敢不去吗?一帮子老东西能把我喷死,回宫父皇还得责备。”

  皇子换了衣裳下地,用尽力气挖出一个土豆,惊喜道:“贞儿,这是我挖的。”

  贞儿在一旁鼓掌道:“殿下真厉害。”

  刘御使哼了一声道:“殿下把土豆挖出了一条裂缝。”

  皇子最怕刘御使,忙道:“接下来便手熟了。”

  刘御使道:“殿下加把劲,可别排在最后。”

  皇子急了道:“贞儿,还有你们几个,都下来帮我挖。”

  人多力量大,一下子一亩地便挖完了。

  田地里头满是土豆。

  袁彬招呼众人洗手洗脸,清浅奉上茶水。

  陈大人迫不及待道:“袁夫人,赶紧吩咐农人称重吧。”

  清浅笑道:“陈大人一片公心,让人敬佩。”

  “老午,带人将土豆装袋,个头大的完整的装在一起,破裂的单独放在一旁。”

  老午应了一声,利索开始装袋。

  这边众人都盯着秤杆。

  麻袋上头编着号码,并不愁会重复称重。

  农民的声音一声大过一声。

  “一百二十斤!”

  “一百二十二斤!”

  “一百二十五斤!”

  陈大人带着两个主簿亲自盯着秤杆,一个算账先生在用算盘算数,一个文书在记录。

  算盘飞快拨弄着,得出最后的结论:“完整的一共有三千一百斤,不完整的一百五十斤,亩产一共是三千两百五十斤。”

  陈大人的嘴巴长得大大的。

  皇子问了一句:“这个……很多吗?”

  刘御使锐利的眼神瞪了过来:“殿下这几月一直在田间地头,难道不知普通水稻,一亩只能产出五百斤吗?”

  皇子咳了一声:“是,挺多的。”

  清浅微笑解释道:“这亩土豆的亩产,是我们精心照料下的结果,若是普通种植,可能不会有这么高,大约也就两千五百斤上下吧。”

  陈大人激动道:“那也是普通作物的五倍了。袁夫人,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呀,回头下官便要写折子,这个……利国利民,功德无量。”

  皇子嘀咕了一句:“谁知道能吃不能吃,可别有毒。”

  第四百九十七章 喜上加喜

  清浅似乎知道会有人说此话,吩咐瑞珠:“将那些破损的,当众煮了,分给各位大人。”

  袁彬吩咐瑞珠:“弄些鸡来煮土豆汤,让人清炒些,然后磨成泥做成土豆饭,各种都给做一道。”

  瑞珠带着厨娘们,直接在田间开火。

  十个大土豆,被做成了六道风味各异的菜肴和主食。

  众臣吃得不亦乐乎。

  “首辅,您慢点,小心噎着。”

  “你小子吃得这么快,还留不留些给别人了?”

  “怀恩公公,这东西还没经过御膳房,若是有异味,您还怎么伺候皇上。”

  皇子见深闻着香味,想吃又拉不下面子。

  粉黛递了一个笑道:“这是殿下亲自挖的,殿下试试味道。”

  皇子接过土豆,三口两口吃了:“真好吃。”

  粉黛笑眯眯道:“自己挖的,屎都好吃。”

  瑞珠咳了咳。

  李贤赞道:“土豆可口,可当主食,可当菜肴,亩产又高且抗旱抗蝗。老夫的意思是,大家一起写一个折子,向圣上举荐土豆,举荐袁大人伉俪的功劳,如何?”

  清浅,袁彬都推辞。

  罗伦等道:“这是应当的。”

  清浅笑道:“空口无凭,不如各位大人带一百个土豆进宫,让皇上、太后也尝尝新。”

  李贤道:“很是,很是。”

  怀恩忙道:“老奴这便挑选土豆,还请袁夫人写几道膳食方子,老奴好让御膳房去做。”

  清浅笑道:“瑞珠去帮着怀公公。”

  陈大人恋恋不舍喝下一口鸡汤道:“敢问袁大人,袁夫人,这鸡是如何养的,如此美味。”

  如今市面上哪里还有鸡,连人都吃不饱,喂什么鸡。

  清浅笑道:“这是用干稻壳和蝗虫喂的,鸡爱吃蝗虫,才两三天便长了一大圈膘。”

  陈大人赞道:“袁夫人总是让下官别开生面。”

  怀恩道:“袁夫人,能否让老奴带几只鸡回宫,不然煮出的效果不好。”

  粉黛笑眯眯的:“皇家和咱们老百姓也差不多哈,上门带几斤米几只鸡的,喜庆热闹。”

  挖土豆是上午挖的,下午时分,清浅便接到了进宫的旨意。

  怀恩亲自来接清浅,一边报喜道:“皇上听了内阁的奏报,吃了土豆,觉得味道极好,太后也十分喜欢这个味道,皇上让袁大人和夫人进宫,应当是问土豆的详情,并且大大赏赐。”

  旱灾之后是蝗灾,实在需要一个消息鼓舞朝廷上下,清浅的土豆便是最大的好消息。

  清浅道:“公公请稍候片刻。”

  清浅吩咐了瑞珠几句,瑞珠点头下去办。

  清浅和袁彬进了宫,皇帝在偏殿接见了两人,内阁辅臣和皇子也在。

  这些日子,皇帝心力憔悴下,似乎又老了很多。

  “朕这几日很高兴,先是见深立功回来,如今又是你们发现了高产的土豆,朕很欣慰。”

  袁彬道:“是清浅的功劳,臣不敢居功。”

  清浅笑道:“托天之幸,托皇上之福,臣妇发现了土豆苗,但培育养殖一切都是文质派的人。”

  皇帝问道:“陈大人说这土豆可以推到全国,但朕听说茎叶花儿都没了,那么种子是否也没有了?”

  清浅抿嘴笑道:“土豆与花生一样,果实便是种子,只要还有一个土豆,假以时日也能只能种出一大片来。”

  清浅奉上一个折子道:“这是照顾土豆的老午写的种植要旨,请皇上过目。”

  皇帝接过去,见里头将怎么发芽,怎么摘顶写得透彻,递给陈大人道:“爱卿瞧瞧。”

  陈大人瞧了一眼,如获至宝:“太好了,这太全面太详细了。皇上,若土豆随着此书下发,则人人会种土豆。”

  皇帝大喜道:“好。”

  内阁众人商议了一阵,决定划出几个郡县的部分良田,先行种植,逐步推广。

  这个时候,皇帝开始论功行赏:“发现土豆功劳不小,远远超过皇子的甘肃丰收之功,特赐文质黄马褂,赐清浅二品诰命夫人。”

  清浅忙道:“皇上,老午功不可没。而且接下来,土豆的育苗还需他操劳好一阵子。”

  “袁夫人体恤下头,极好。”皇帝笑道,“赐老午八品,在陈大人手下行走,其他农人赐一千两银子。”

  众人皆服气,唯独皇子有些不满。

  不过是几个土豆,怎么就超过自己的功劳?

  皇帝再次感叹道:“若是土豆能再多些,便更好了,这些土豆远远不够,即使各郡县丰收,等到下一批全国推行,还不知要多久。”

  这次听起来收获了几千斤土豆,可分到各郡县并不多。

  等第一批收获后,各郡县必定会自己留下土豆,来年全面种植,哪有多余的分给其他郡县。

  要等到全国推行起来,怕不是要到后年。

  远水解不了近渴。

  清浅和袁彬对视一眼,袁彬点点头。

  清浅跪下禀道:“皇上,太后和皇后赐给臣妇二十个玉米,臣妇将其种下去,发现玉米居然也是能吃的,而且口感不错。”

  皇帝惊喜交加道:“可当真?”

  皇子不屑道:“我在农田里头,怎么不见你说的玉米?”

  清浅当然不会说,因为蝗灾提前收了。

  只道:“玉米比土豆早成熟十日,臣妇已吩咐收割入仓库,正想着择日晾干磨成渣,谁料蝗灾来了,便没有顾得上。”

  皇子鸡蛋里头挑骨头道:“既然这么大的好事,为何藏着掖着不见你说?父皇若是不问,你便想瞒着不成?”

  皇子刚十来岁,不懂得隐藏自己的心事,他只知道,母亲周贵妃讨厌清浅,那么自己也应该讨厌清浅。

  皇帝忙道:“深儿!”

  皇子顿时闭口不言。

  清浅微微一笑:“臣妇不敢藏私,进宫前已经吩咐瑞珠准备了一百棒玉米,如今在宫外等候。”

  袁彬也道:“臣试过,玉米味道鲜美,和土豆风味各异。相同的是,既能当主食,也能当菜肴。”

  皇上喜不自胜道:“快让人进来。”

  陈大人更是喜得眉开眼笑:“若再有玉米,真是喜上加喜,真是朝廷大幸。国家大幸。”

  第四百九十八章 皇子师傅

  当瑞珠将玉米呈给皇帝的时候,皇帝一眼便认出来了。

  “这是外邦进贡的,朕赐给太后和皇后的,这便是谜语?”皇帝问道。

  清浅道:“回皇上,这便是玉米,太后赏赐给了孙府,成亲的时候孙大人当成贺礼,辗转到了臣妇手中。”

  皇帝问道:“袁夫人怎么发现,玉米可以食用?而且掌握了种植的窍门?”

  清浅托词道:“臣妇是从一本书里见到的,模糊有些印象,当时只是想印证,没想到真的种成功了。”

  皇帝拿着黄橙橙的玉米,问道:“这个真能吃?”

  清浅笑道:“皇上不妨让御厨试试,这个比土豆还好炮制。”

  皇帝点头道:“可!”

  瑞珠下去,教授御厨怎么制作。

  陈大人问起收成。

  清浅道:“玉米比土豆产量略低,每亩只能产一千斤左右……”

  陈大人激动道:“一千斤也比水稻多了一倍有余,若是从前一亩地能养活一人,如今便能养活两人。”

  皇帝问道:“玉米,怎么种植?”

  清浅笑道:“玉米南北都能种活,而且妙在种子易得,每一颗玉米籽儿就是一颗种子,一个玉米棒足足有七八百颗种子。”

  皇帝问道:“卿家手中共有多少玉米?”

  清浅微笑道:“当时从宫中得了二十棒玉米,一共种下了一万五千颗苗,收获了两万余棒玉米。”

第四百章 争执383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夫人凶猛大结局+番外章节

正文卷

夫人凶猛大结局+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