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风雪

  关九郎偶然还是会来,跟夏泠一处对弈、聊天、看斜阳。

  ——重点来看看他什么时候死!

  夏泠心中有数,欢迎“观赏”,越发跟着赵十七闹个“卿卿我我”、“情深意重”。

  这一日大家饭毕,十七支使着千寻收拾碗,夏泠递给关九郎一张纸:“让人把这个送到岚京去。”

  他和千羽这阵子将那密洞中的万册古书都看遍了,什么线索都没有。

  最后一点希望都已泯灭,也该留一点东西给在岚京等他的人。

  岚京城,连城带郭三百里。

  此乃江南皇城,三朝故都,此时已然万株梧桐齐黄。

  北边战事平缓,明帝李绩龙心大悦,借着这秋高气爽的日子,开了一场“三宝斗鸡会”。

  为了表示隆重,明帝在岚京西面约三十里处的苍郁山上起雕梁,造画栋,营建了一座“三宝斗鸡台”。

  河南、东埠、漳州、越城等等各处的斗鸡好手云集岚京,金毫、铁距、高冠、昂尾数以千计,都养在皇上亲辟的“窦澜宫”中,鸡鸣千里,热闹非凡。

  到了斗鸡那一天,红叶踏遍,万头攒动,冠盖云集。

  官员们都随驾一同观赏,直到夜深才各自回府。

  这些庭前议事,奏折批阅,议论军机大务……这些繁琐烦人事务,都因这斗鸡会而暂时搁在一边。几位重臣略加进谏,也被卷入苍郁山一起去观看斗鸡。

  两更时分,一辆四轮四骑的马车在官道上一路行到北寺区的宗太师府。

  马车停下,一名朝服老者走出,便有家人下跪行礼:“迎——宗太师——回府!”此人着紫色朝服,玉带在身,面目润中带刚,一把花白长髯衬托出他的长者风范。

  他来到堂屋,里面已经立好了两个人。

  东首站着的是一名年轻女子,面貌袅娜,身姿娉婷;她的对面站的是一名少年,长发只在脑后束起大半,柔顺地披在一件素色青衫之上。

  宗太师看见他们,女子与少年一起上前行礼:“父亲”,“老师。”

  “兰楚,纪子。”宗太师刚从“斗鸡台”的盛宴归来,年事稍高,看着便有些神色疲惫。宗昊从怀中掏出一张纸平铺在案桌上。

  纪子和初娘走过去一看,是一幅他们最熟悉的王氏行书。

  宗兰楚的指尖轻轻掠过纸面,似乎还能嗅到他的气息:这……这就是他的……绝笔吗?

  此时重阳蒸糕的香味,布满全城。郊外苍郁山的“斗鸡台”明日又将站满了人,一为看斗鸡大赛,二为登高会爽。

  不知有谁又会轻吟:“九月九日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底的这一天,十七练功之后,睡得很过分,一直睡到午后才醒来,醒来先找夏泠。

  千羽千寻一刀一剑立在她面前:“赵姑娘,我家公子说这些天承蒙照顾,今日让我们给你吃一顿好的。”

  他们端上来的菜一道比一道精美,虽然也是漠北常见的野物做成,可是薄切麂子肉搭青蒜泥摆成了“平湖晓月”,蒸貉筋撒红绿蜜饯丝成了“锦绣良缘”,酸腌野骆驼干炒杏仁、脆肉皮成了“金玉满堂”……

  十七看这些菜,疑疑惑惑地慢慢下筷:“你们不吃?”

  千羽千寻黑着两张阎王脸:“不吃!”

  “夏公子呢?”

  “里面躺着。”

  “我去叫他一起来吃?”

  “都跟你说了,公子如今更加禁不住你的罗唣,你就说不听吗?”

  十七咬了一口“锦绣良缘”,舀了一勺“金玉满堂”,看着“平湖晓月”,这顿饭菜分明做得很好,怎么吃在嘴里全是不对味儿的?十七吃了几口,想起了南煦的一个风俗习惯,手中的刀便悄悄滑了出来:“你们真不吃?”

  “不吃!”

  十七跳起来,将饭菜往千羽千寻身上扔出去:“夏公子呢?叫他来见我!凭什么给我吃‘断头饭’。死也让我死明白!”

  临刑之前的犯人必要吃一顿好菜,一个菜叫“平湖晓月”,让他平安离去莫牵挂过往;一个菜叫“金玉满堂”,愿他下辈子投个好胎不辛苦;一个叫“锦绣良缘”,来生结段好姻缘,日子安定……

  “叫他出来!”经过了这两月的调理,她已经能够跟千羽千寻两人的联手打上一阵子了。

  十七身法好,钻过千羽千寻的包围圈,来到了她最最熟悉的夏泠的石屋:“你给我出来。”

  被子挑起,棉絮纷飞,根本没有人!

  十七找不到夏泠,千羽说:“你别费事了,公子已经离开了。”

  “离开?”十七说不清该心痛还是该生恨。

  千羽说:“我师父的药草无法医治,他很快便会来陪你的。”

  千寻说:“你就当为他殉葬吧。”

  十七听得混乱:“你师父,你师父不是来救他的吗?”

  “本来是救命的芗续草,谁知道他生吃了?”

  “也不知道谁给他拿的药。”千寻对此事恨得牙痒痒,用力向赵十七挥去一刀,拿她煞煞火气。

  “那什么芗续草……是不是绿得很艳,还带一点紫色?”

  千羽千寻停下追袭,同时看向她。

  时间停滞,可听到石洞外狂风呼啸。

  千羽头脑较快:“是不是你给我家公子拿的药?”

  这件事情一直很蹊跷,将军府守备森严,若非赵十七这样身肢柔软,善于隐匿行踪的高手,寻常江湖好手根本不能入府。

  十七晃了一晃才说道:“你们……你们……”

  三个人都不说话了。

  事已至此,千羽千寻唯有埋头一顿闷砍,仿佛要将十七剁成碎肉。十七无法招架,幸亏她路径熟,连忙抄到洞口,逃窜出去了。

  千羽千寻提一口真气,追着赵十七往雪原而去。

  大雪纷飞的岂兰崖,白茫茫风转千里,什么都看不清。

  岂兰崖的山口,一条灰影冷静地守在生死玄关前:关九郎今日将在此处,将那个“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赵十七力毙刀下。为了等这一天,关九郎守了三个多月了。

  在高高的岂兰崖上,风雪连都,也有一个黑色的身影在雪片盘旋中若隐若现。

  夏泠一个人坐在高处,俯视着即将展开激战的山谷。

  关九郎是个敢为天下先的人,他行事有他的原则。在发现楚云深他们的时候,他首先选择回报于盛云城守将夏泠,而不是直接上报神捕门,可见他胸中有大局的,对神捕门并不愚忠。

  这样的人,面对道义责任,就算赵十七真是他救命恩人的妹妹,他未必会就此善罢甘休,至少也会将她囚禁,以免除后患。

  为了还十七一份不受干扰的自由生活,夏泠分成三步走。

  先让赵十七以她自己的武功令关九郎动容,使关大人相信,赵十七的确有自保的能力。

  其次,他和十七的亲密之态,也是特地“展示”给关九郎看的。他相信,他与赵十七有这份“深情”,关大人面对故友的“爱人”,下手之时,又能多一分犹豫。

  最后,再让千羽千寻将十七的兄长,可能就是歌乐雪山的那名黑衣男子之事,作为一个隐秘告知关九郎。

  如此层层攻心,他不信关九郎还能拿出那副追究到底的冷倔脾气,继续去为难赵十七。

  当然,这个游戏的规则,首先取决于十七自己是否有能力让关九郎信服,夏泠和关九郎是同一类人,他们都不会留一只软脚蟹揣着财宝,却任人鱼肉,以致贻害天下。

  所以夏泠竭力支持着活下去,他多捱一日,赵十七可以多恢复一点,对上关九郎的时候可以多一点实力。

  大漠气候干旱,即使下雪一般也是薄雪。

  去年备战之时,他曾了解过当地天象。得知到了冬日全是干冷的西北风,大漠之上未必会下大雪;反而在秋冬之交,东风与西风交锋之时,可能会有铺天盖地的白毛大雪。

  人和不如地利,地利不如天时,他死活煎熬,终于等到这场大雪,最后给她再加点胜算。

  十七,吃了“平湖晓月”,平安离去莫牵挂过往;

  吃了“金玉满堂”,找个好地方,安家落户不再辛苦;

  吃了“锦绣良缘”,与人结段好姻缘,从此日子安定……

  雪如撕棉扯絮,他一口气泄散,在山崖上已经什么都看不见了。只觉得周围的白色越来越重,仿佛整个天空都向他坍塌了下来。

  就在他慢慢归于茫茫之中,忽然又看到了那一张熟悉的脸。

  出于担忧,他连忙重新定住气神,真的是十七。

  雪片乱舞中,她似乎对着他在叫什么,可是,他的双耳却仿佛失去了听觉,什么都听不到。

  他听不到动不得,气得头脑昏乱,想:十七为何如此不争气?这么快就到黄泉路上陪他来了?

  这太令他失望,似乎这三个月他白在她身上花心思了。

  他闭上眼睛,恨不能当即化雪散去。

  头脑中的一个声音,却在告诉他:十七打不过关九郎,这本来就是明摆着的事情……

  其实,这样也没什么不好,他自私地笑了,纵然是假装“动情”,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多么愉快?

  他向她伸出手,想将她拉到身边来,就像那过去的一百多天一样,耳鬓厮磨,促膝交谈。

  可是不知为何,十七始终没有上来,她的脸在近处晃晃悠悠,仿佛罩着一道雾气,他怎么也拉不到她的手。夏泠竭力伸长手,只摸到了她的脸,她的脸倒是温软如初。

  无奈,他的指腹只能拂过她光洁的肌肤,又摸住了她的唇瓣。

  他的手指冰冷,动作却温柔,脸上有模糊满足的笑容。

第二十七章 风雪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云过山如画完整版+番外章节

正文卷

云过山如画完整版+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