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26

  因为柳氏的关系,几个舅母待阿宝并不亲厚,但阿宝自己倒不觉得,“我也想舅母。”

  顾辞把昨天买的东西拿了出来,“舅舅待咱们不薄,咱们也不能做白眼狼,这些糕点和肉带给姥爷,你们没意见吧。”

  两人都把头跟摇的跟拨浪鼓似的,顾辞一人给喂了一颗枣子,“这些红枣就留着,等到腊八节,熬腊八粥。”

  收拾好东西,吃过了早饭,三人才锁上门去了李家村。不像去镇上一样赶时间,顾辞也不急,随意两个小的在路上瞎跑。

  约莫是之前两人采摘野果野菜有了经验,两人在一个小山垛上还捡了不少野栗子,等到了李家村时,已经是正午时分了。

  顾辞的姥爷年轻时是个铁匠,村里人都管他叫李铁匠,顾辞带着两个小的一进村子,跟她姥爷家交好的村人一见着她,立马就热心地上来打招呼,“这是李铁匠家的外甥女吧?”

  顾辞自打她娘死后,就没来过外祖家了,不过她和阿宝的长相都随了李氏,跟舅舅们也有几分像。

  “婶子,您好。”顾辞不认识这个妇人,但还是笑着打了招呼,“我是李铁匠家元妹的女儿,这是我的弟弟妹妹。”

  李氏是李铁匠家的老小,大伙儿都称她为元妹,这顾辞是知道的。

  “我瞧出来了,你弟弟跟元妹小时候就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妇人点了点头,“你们好些年没来过了,可还记得你姥爷的家。”

  “记得的。”

  妇人笑了笑,“李铁匠家如今可不住在打铁铺了,去年建了新房子,你们肯定是找不到的。走吧,我带你们过去。”

  顾辞对此并不知情,讪讪笑了笑,赶紧朝妇人笑道:“谢谢婶子了。”

  妇人摆了摆手,“顺路的事,恰好我也要去找你三舅母借东西。”

  李家村和印象中有些变化,村里的茅草房少了,到处都是青砖瓦房了,看来这两年李家村发展的还不错。

  顾辞一路瞧着,看到妇人指给她看的外祖家的那栋青砖瓦房时,也是由衷地替外祖一家感到高兴,村里人没有什么奢望,辛苦一年,全家人能吃饱穿饱,有个安全的落脚处就满足了。

  她这厢正想着,就见带路的妇人朝屋旁的一块地里高声喊着,“哎哎,应亭媳妇,快看,我今儿把谁给你们带过来了。”

  应亭是顾辞大舅的名,她外祖当年是个莽汉打铁的,但给三个儿子取得名字都温雅,二舅应云,三舅应风,她娘也没落掉,叫应朵。

  “大舅母。”娇娇眼尖,顺着妇人的声音看过去,就认出了地里的人,欢天喜地地喊了一声。

  一听娇娇的声音,贺氏立马就直接朝她们看了过来,也顾不得地里的活儿,双手在衣服上随意擦了擦,一脸激动地朝她们这边小跑了过来,“我的个乖乖,你们来之前,怎么也不让人通知一声,还好今儿大家都在。”

  “大舅母。”等到人走近了,顾辞才开口叫了一声,阿宝这会见到人了,拘谨地厉害,但还是腼腆地跟着叫了一声,“大舅母。”

  贺氏还是最喜欢乖巧又嘴甜的小闺女娇娇,先捧着她的脸亲了一口,才应了他们两人的招呼,问了顾辞的腿,才把目光在阿宝的身上停了小会,又道:“柳氏那个货能让你带着人来?”

  顾辞朝她使了使眼色,“阿宝如今跟着我。”

  贺氏愣了愣,这才伸手摸了摸阿宝的头,“长得跟你娘真像。”说着,又敛了敛眉,“瞧我,光顾着跟你站这儿说话了,快些回家去,你姥爷和姥姥若是看见你们,可得高兴坏了。”

  “可不是。”站一旁的妇人顺势插嘴道:“对了,应风媳妇在吧?”

  “在在在。走,你也一道上我家去坐坐。”贺氏热情地应道,回头接过娇娇手里提的东西,瞄了一眼,又去戳顾辞的额头,“自己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还提这么多东西做什么,人来了,我们就很高兴了。”

  礼多人不怪。

  顾辞笑笑,“没提什么东西,这板栗,还是娇娇和阿宝在路上捡到的。”

  “两个小精怪。”贺氏看了看娇娇和阿宝,话里的疼惜之情呼之欲出,又回头看向那妇人,“他们三姐弟是真不容易,也亏了大姐儿是个有主意的,才没让人给养坏了。”

  贺氏这是故意在给顾辞他们添脸,顾老二在李家村的名声并不好,自打李氏死后,他这个女婿也没来过李家村看望二老,去年建新房子这样的大事,这位女婿都没来,村里人自然对这个顾老二有些意见了。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贺氏也是怕村人对顾辞三姐弟有些看法,这才故意当着人的面这般说。

  “大姐儿是个有本事的。”妇人自然闻歌知雅意,“算是随了咱们李家人的性子。”

  这话贺氏爱听,笑得更加热情了些,又跟她说了不少顾辞的好话儿说。

  顾辞听得尴尬地要命,还好就到家了。

  正在院子里玩的几个小娃娃一看到自家呼啦一下来了这么多人,活泼一点的那个男孩子立马就跑进了屋,“娘,大伯母带好多人来了。”

  听到动静,屋子里的人都迎了出来,杨氏就在厅屋剁猪食,放下刀就跟了出来,看到顾辞他们几人,也是又惊又喜,赶紧把手在衣裳上擦了擦,迎了上去,边走又边朝小男娃道:“小石头,快去跟爷爷奶奶说一声,就说表姐她们来了。”

  “三舅母。”三人都跟着打了招呼。

  “哎哎哎。”杨氏看了看顾辞的腿,“瞧着恢复的不错,没事就好。”

  杨氏是个通透人,瞧着阿宝也没多想,摸了摸这个少见的外甥,“阿宝都长这么大了。”

  阿宝有些害羞,又叫了一声三舅母。

  “都在外愣在干哈子。”正寒暄着,拄着拐杖的外祖就走了出来,仍旧清明的眸子在屋外扫了一圈,在听到顾辞的那声外祖时,不由有些浑浊了,盯着顾辞看了好一会,才露了点笑,“好。”

  直到一行人进了屋,顾辞姥姥才被二舅母花氏扶着出来了,妇道人家就没男人这般内敛,又上了年纪,一看到顾辞,这眼泪瞬间就掉落了下来,盯着顾辞上下左右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还好老天保佑,让我大姐儿平安归来了。”

  当年顾辞被送去西北从军,李家派人去闹过,奈何顾辞和顾老二都没松口,李家两老气得牙痒痒,虽然听说顾辞又活着回来了,但两个老人家到底没见到人,又听说伤了腿,始终放不下心。

  看到老太太这眼泪,顾辞也忍不住心头哽咽,越加觉得从前的自己不孝,只顾着顾老二和柳氏,伤了李家这些真正关心自己的亲戚。

  “姥姥,都是我混账,让你们操心了。”

  “确实是混账。”老太太抹了抹眼泪,在她背上轻轻拍了三板,“那战场上是什么地方,你一个女孩子家家的,要是……”

  “行了,老太婆,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你就别说了,大姐儿平安回来了就好。”李铁匠是个话不多的人,瞧着自家婆娘这喋喋不休的模样就腻歪,“大姐儿好不容易带着人过来一趟,就应该高高兴兴的。”

  老太太瞪了李铁匠一眼,但也没怼他,擦了擦眼泪,“你姥爷说得多,活着就好,就好啊,咱们不提这些不开心的事儿。”

  听老太太这么说,贺氏也赶紧抹了抹眼泪,忙去给她们倒茶。杨氏最见不得这哭啼啼的场面,看到爱哭的婆婆和大嫂止了泪,这才松了口气,让小石头去把家里有的零嘴儿都拿出来。

  和顾辞寒暄过了,两位老人才把注意力放到两个小的身上,老人对血脉亲情看重些,知晓娇娇是顾辞捡来的女娃,招呼了两声,便把重心放到阿宝身上去了。

  娇娇还是头一次见两位老人,尤其是李铁匠,板着脸不苟言笑的,她看着就怕,不缠着她问东问西反而松了口气。

  因为顾辞难得来一趟,寒暄过后,李家的三妯娌就忙着去做中饭了,顾辞就带着一群弟弟妹妹在那玩。

  大舅家的三个表哥年岁大了,跟他们玩不到一块,二舅家的几个女孩子也是羞羞怯怯的性子,但娇娇这丫头之前见过二舅家的二丫头二梅,也不怕生,最后反倒不知怎的就跟三梅亲近了起来,两个小丫头躲屋里绣花去了,三舅家的小石头最活泼,阿宝分给他两块糕点后,就拉着阿宝去看他的小弹弓了。

  顾辞在一旁瞧着,有些百无聊赖,也有些闲不住,便去给三个舅母帮忙。

  贺氏赶她不出去,也就随了她,几个人便在灶屋里说起来体己话。

  贺氏:“大姐儿,阿宝你带在身边,那顾老二是怎么打算的?你亲自带着阿宝,我也赞同,但半大小子,吃穷老子,你自个儿如今这条件,带娇娇一个都够呛。”

  顾辞不欲跟几个舅母说太多闹心,便言简意赅道:“等到官府来收税之后,就把阿宝分出来,把家里的钱财和土地也分了。我这次来,也是跟几个舅舅来说一声,到时分家那天,让几个舅舅去给阿宝做个见证。”

  贺氏愣了一下,不由纳闷:“柳氏这个贪心蛇,她能乐意?”

  顾辞没有搭腔,给灶里添了把柴才道:“她不乐意也得乐意。”

  贺氏还欲再问,杨氏瞧着顾辞那清冷的侧脸,明显是不愿多说,便道:“不管怎么说,若按人家大户人家的规矩,阿宝好歹是嫡子了,柳氏这个续妻还能拗过去?”

  花氏倒是有些愁:“自古就说有亲在,不分家,大姐儿,你这么闹着让阿宝跟你爹分家,族长那边能同意?”

  顾辞也不嫌花氏说得难听,分家对族里来说,都不是什么体面的事,当初族长里正愿意站在她的立场,也是因为顾老二和柳氏闹得太过,但要是她闹着让阿宝分出来,难免不会让族长多心,不过,有了柳氏之前闹得那一场,她倒也不怕。

  “二舅母放心,族长是明理的人,柳氏既然一碗水端不平,那不可让她磋磨了顾家的孩子的。”顾辞话说得委婉,一是全了族长的名声,二也是不欲让外祖一家多操心。

  杨氏虽然话不多,但心思玲珑,柳氏那德行,若是没有把柄被抓到,这个家肯定是分不成的。不过,她嫁进来晚,对李氏的感情算不得亲厚,想明白了这层,也只是觉得顾辞和阿宝这两个没娘的孩子可怜地遭人疼,心里琢磨着能不能在李家村给顾辞找个靠得住的婆家,让她当个回门妇,他们这些当舅母的也能照顾些。

  几人边说边做事,都是手脚麻利的人,不到一个时辰,一桌子丰盛的菜就做好了。

  李家妯娌之间虽然有些摩擦,但还算和谐,因为建这房子,积蓄不多,平日都舍不得吃,今儿招呼顾辞,不仅杀了两只鸡,还把顾辞带过来的肉都给做了菜,这热热闹闹的一顿饭,自然吃得宾主尽欢。尤其是几个小的,一个个比着吃,连带娇娇和阿宝也比平日多添了一碗饭。

  吃过饭,等一群小孩子跑出去玩了,顾辞才郑重其事地跟几个舅舅说了来意。

  大舅二舅的性子都随了李铁匠,不是多话的性子,应了后也不多言,三舅却是个脾气火爆的,听闻顾辞要带着阿宝分家,拍着桌子就表示赞同:“大姐儿,你放心,顾老二这个孬种,三舅早就看他不顺眼了,你和阿宝分出来也好。”

  三舅应风和她娘的关系最好,当年听闻顾老二要让她替人去西北时,就气得和顾老二打了一架,所以这个一不顺眼,很可能就是要打到顺眼的。

  “三舅,我就是让您帮忙做个见证,也让我爹和柳氏知道,娘死了,我和阿宝也还是有人撑腰的。”顾辞哭笑不得,“可不是让您去帮忙打架。”

  三舅神色讪讪,“那她要欺负你们,我就揍他。”

  顾辞笑了笑,点头,又和几人说了几句后,这事就算定下来了。

  把事情说好了之后,顾辞也不欲多待,叫了娇娇和阿宝,和长辈们打了招呼后,才提着大包小包地往回走。

  午后的阳光微醺,也不像早上那般冷,娇娇和阿宝今天吃了那板栗炖鸡就爱上了这栗子的味道,回去的途中,不顾顾辞阻止,阿宝就爬上了那树,用棒子在上面打,娇娇就在下面捡,顾辞瞧他们玩的开心,想着他们自个儿捡些零嘴儿也好,省点钱,也就跟着在下面帮忙敲,三人直到把阿宝脱下的外衫装满了才罢休。

  离分家的日子还有些时间,顾辞也不闲着,如今她腿好的差不多了,平日也跟着两个小的上山捡捡柴禾和野菜野果,一次上山还打了两只兔子。

  两只兔子还小,伤的是腿,娇娇瞧着挺可爱的,就放在家里养了起来。倒是顾大山见识到她打猎的本事后,私底下来找过她,大意是想约她去山里头打点大些的猎物拿去镇上卖。

  顾家村田土多,家家户户日子都能过得下去,是以村里的猎户不多,附近的山头没什么大猎物,顾大山一个人上深山也没甚照应,不敢轻易去,见识到了顾辞的本事,便想约着她一块。

  顾辞有些意动,她天生就有一股蛮力,当年在战场上,被赵将军相中,从火头营拉了出来,教她骑马射箭,这一身本领打猎自然不在话下。况且,如今家里开销大,光是娇娇一个人,一个月就要三十两,正是缺钱的时候。

  只是,到底男女有别,怕被村人说闲话,到时连累了娇娇和阿宝的名声。思索再三,顾辞还是决定自己单独去,不和顾大山一块,便回绝了他。顾大山虽然觉得可惜,倒也没强求。

  关于自己要上山打猎的事,顾辞也不敢告诉两个小的,只是托板根婶照顾几天,便准备偷偷一个人上山去。

  这天,外面的天还未亮,顾辞就醒了,身子微微一动,身旁的人就将她抱的更紧了,温香软玉在怀,顾辞有些不舍,但想着不能坐吃山空,还是轻轻地掰开了小姑娘的手。

  “姐姐?”刚坐起身子,身后的人就边揉着眼睛边坐了起来。

  顾辞赶紧把她捂到被子里去,“还早,快睡好,姐姐去如厕。”

  小姑娘打了个哈欠,闭了闭眼,呢喃了一句又睡了过去。

  顾辞不敢动,等了小会,确认小姑娘睡熟了,这才蹑手蹑脚地穿了衣服往外面去,包袱和干粮,她昨晚就准备好了。

  昨晚打了霜,踩在地上咯吱咯吱响,顾辞出了院门才敢大步走路。

第25章26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娇花成长指南[重生]最新列表+番外章节

正文卷

娇花成长指南[重生]最新列表+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