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慈洗冤笔记(出书版)_分节阅读_第25节

  赵飞怒道:“你小子说什么呢?嘴巴放……”
  “刘公子说的是,宋提刑对我有再造之恩,我等多久都是应该的。”辛铁柱说着就要单膝跪地,朝宋慈拜谢。
  宋慈忙拦住他,道:“辛公子不必如此,还你清白的是元大人,并非宋某。”
  辛铁柱却道:“我虽愚鲁,可谁在帮我,我还是分得清的。”
  刘克庄在旁笑道:“真看不出来,武学糙汉的心眼倒还亮堂。”
  “你小子说谁是武学糙汉?”赵飞拍桌怒道。
  刘克庄瞧了赵飞一眼:“你叫赵飞?”
  “是又如何?”
  “我与别人说话,你却如燕雀一般,在旁叽叽喳喳,真是好不聒噪!”
  “你骂我是鸟?!”赵飞眉毛一挑,就要冲上去,却被辛铁柱横手拦下。其他十几个武学生对刘克庄怒目瞪视,都恨不得立刻冲上去教训刘克庄一顿。
  刘克庄晃了晃手中酒盏,吟道:“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目光从十几个武学生的脸上一一扫过,最后落在辛铁柱身上,笑道:“谁自认不是武学糙汉,就把这词的下阕背来听听。”
  此话一出,十几个武学生竟无一应声。
  “什么狗屁诗词?”赵飞怒道,“臭小子,有本事别磨嘴皮子,起来练练拳脚。”
  “狗屁诗词?”刘克庄笑道,“你可知这词是谁所作?”
  “我管他是谁所作!”
  “是啊,你都说是狗屁诗词了,还管他做甚?只是不知辛稼轩的大名,你这武学糙汉听说过没?”
  辛稼轩便是辛弃疾,非但是抗金名将,在武学生中广受敬仰,还是辛铁柱的父亲,赵飞当然知道。他一下子回过味来,知道刘克庄所吟之词是辛弃疾所作,忙道:“辛大哥,我……我不是有意的……”
  刘克庄举起酒盏,慢悠悠地饮酒,慢悠悠地说道:“连稼轩公的词都不知道,还敢说自己不是武学糙汉?”
  辛铁柱只觉得刘克庄所说的每个字都如刀子一般,一刀刀扎在自己心上。他脸色铁青,只因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这首词是父亲所作。
  就在这时,许义带着一众差役赶到了。
  与许义一同前来的,还有杨菱和婉儿。
  杨菱依然一身绿衣,黑纱遮面。婉儿则是一脸愠色,显然对小姐深夜被叫来琼楼赴约,心中大有怨言。
  宋慈看见了杨菱,向辛铁柱道:“辛公子,宋某有一不情之请,还望应允。”
  “宋提刑,有什么你尽管说。”
  “我想借夏清阁一用。”
  辛铁柱立刻向围在夏清阁门前的十几个武学生挥手,示意他们让开。赵飞道:“辛大哥,把房间让给他,那我们的酒宴……”辛铁柱瞪他一眼,他立刻闭上了嘴。
  “多谢辛公子。”宋慈又向杨菱道,“杨小姐,请。”
  杨菱知道宋慈深夜邀约,必有要紧之事,极可能与巫易一案有关。她留婉儿在外,一个人进了夏清阁。宋慈吩咐酒保送来一壶茶和两盘点心,又让许义守在夏清阁外,不许放任何人进来。
  临窗桌前,相对落座,宋慈倒上了两盏茶。
  杨菱向身前的茶盏看了一眼,并不饮用,也不用点心,道:“宋大人,你深夜请我来此,莫非是巫公子的案子有进展?”眼望宋慈,眸子里光芒闪动。
  “杨小姐既如此问,我也就不拐弯抹角了。”宋慈道,“今夜请杨小姐来此,是希望杨小姐能迷途知返,早日放还杨茁。”
  杨菱眸子里光芒顿消,道:“茁儿失踪一事,大人竟还怀疑是我所为?”
  “我并非怀疑。”宋慈直视杨菱,“我确定是你所为。”
  杨菱语气有些着恼:“当日你已去车马行查过轿子,轿中能否藏人,你一清二楚。你信也好,不信也罢,总之茁儿失踪一事,与我毫无关系。”
  “我是去汪记车马行查过轿子,车马行有好几顶轿子待租,只有最为窄小简陋的一顶没有轿柜,不能藏人。你说你之所以选择租轿出行,是为了照顾汪记车马行的生意,可你若是租用其他宽敞些的轿子,花费更多,不是更能照顾生意吗?为何你偏偏要租用那一顶最为窄小简陋的轿子?只因这样,你才不可能将杨茁藏在轿中,你才能与杨茁的失踪撇清关系。”
  “我不明白你在说什么。”
  “除夕那晚,纪家桥人山人海,众目睽睽之下,杨茁只要离开轿子,必定有人看见。可从始至终,没一个人看见杨茁下轿,轿中也没有任何藏身之处,为何?因为从始至终,杨茁根本就没在轿子里。”宋慈道,“虽然轿子堕地之时,轿中传出过男童哭声,可里面究竟有没有男童,却没人亲眼见过。据我所知,你曾自学南戏,到北土门外的草台班子唱过《张协状元》。你一个女子,能将张协唱得有模有样,试问你要假扮男童哭泣几声,又有何难?初一那天,我去西楼寻你,正巧婉儿姑娘从楼中出来,当时她端着一些点心,里面有豆糕和糍粑,都是吃剩的。后来你邀我到这琼楼相见时,我故意要了一些茶点,里面也有豆糕和糍粑,你却没碰一下,还说自己不爱甜食,不吃点心。”他向桌上的两盘点心看了一眼,这次他让酒保送来的,也是豆糕和糍粑,“既然如此,那日从西楼端出来的那些点心,又是谁吃剩的?所有人都在外面寻找杨茁,谁又能想到,杨茁其实根本就没有失踪,而是就藏在自己家中。”
  “宋大人,你这番话好没来由。我虽然素不喜欢茁儿,可他毕竟是我弟弟,我为何要自演这一出失踪,将他藏在自己家中?”
  “我若没记错,你曾说过,杨茁不是你的亲弟弟。”
  “那又如何?”
  “你之所以把他藏起来,是因为你对此有所怀疑。”
  “怀疑什么?”
  “杨茁的生母关盼盼,曾是熙春楼的角妓。熙春楼有人记得关盼盼当年怀孕之时,连她自己都不知孩子父亲是谁,原本准备打掉胎儿,是杨岐山突然出面,认了那腹中胎儿,那胎儿才得以保全,关盼盼才得以赎身,被纳入杨家为妾。”
  “我还是听不明白。”
  宋慈从怀中取出一方手帕,那是在何太骥案中发现的藏在皇都春酒瓶里的手帕,上面题写着巫易的《贺新郎》。“想暮雨湿了衫儿,红烛烬,春宵到天明。湖那畔,遇水亭。”他抬眼看着杨菱,“你还要故作不知吗?那好,我给你讲个故事,或许你能听得明白。”宋慈顿了一下,慢慢说道,“多年以前,曾有一富家小姐,与一书生私订终身,却遭父亲反对逼婚,有情人不得终成眷属,那书生更是自尽身亡。可这段情缘并未就此终结,只因遇水亭畔那一夜,那小姐便怀上了书生的骨肉。父亲知晓此事后,逼迫小姐打掉腹中胎儿,可小姐对书生用情极深,想是宁死不从。眼看着小姐肚腹一天天隆起,父亲怕家丑外传,于是将小姐禁足于家中,这一禁足便是大半年,直到小姐将孩子生下来。家中突然多了一个孩子,这孩子迟早会长大,这事总有一天会传扬出去,那该如何是好?父亲想到了办法,从外面找来一个怀孕的角妓,纳为妾室,生下孩子,然后将这孩子送走,只留下小姐所生的孩子,声称是角妓所生,是自己老来得子。从此以后,本该是一对骨肉相连的母子,就这么变成了同父异母的姐弟。
  “可是日子一久,小姐渐生怀疑,因为她发现父亲对那孩子实在太好了。那孩子是书生的遗腹子,父亲痛恨书生,理应讨厌那孩子才是,可父亲对那孩子百般宠溺,仿佛真是他的亲生儿子一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小姐当然会怀疑,怀疑当年送走的并非那角妓的孩子,而是她自己的孩子,她怀疑眼前的这个‘弟弟’,也许真的就是她的弟弟。她或许问过父亲,父亲当然不会承认,也许会说他对那孩子的宠溺都是人前装出来的。可这根本无法打消小姐的疑心,只会更令她生疑。为了辨别真假,她想出了一个法子,让那孩子消失一段时间,看看父亲是真着急,还是假关心,以此来判断那孩子究竟是不是自己的亲生骨肉。”
  宋慈讲到这里,见杨菱不再看他,而是侧过头,望着窗外绚烂的灯火。他继续道:“汪记车马行的店主说过,当年你退婚之后,曾被杨老爷禁足在家大半年,再出家门时,整个人憔悴不堪,仿佛变了个人似的。试问你在巫易已死的悲痛之中,又熬过了十月怀胎之苦,怎会不憔悴呢?关盼盼从三年前就发了疯般到处寻找她的孩子,有时杨茁就在眼前,她还在四处寻找,那是因为她知道自己的孩子一生下来就被抱走了,她知道杨茁并非自己亲生,却又不敢把这事说出来,长此以往,郁结于心,所以才变得疯疯癫癫。当日我准备去车马行查轿子时,你曾对杨老爷说:‘你为何这般着急?’试问杨老爷丢了独子,难道不该着急吗?你为何会有此奇怪一问?”
  杨菱转过脸来,目光冷淡,道:“宋大人,说了这么多,你可有实证?”
  “有没有实证,这重要吗?”宋慈道,“无论你心里得到了怎样的答案,杨茁终归是无辜的。是当作一场姐弟间的玩笑,还是失踪多日假装被找到,总之请你早日将他放还。这么多天过去了,还险些连累无辜之人受罪,这出失踪戏,是时候收场了。”
  杨菱默然不语,又侧过了头,凝望窗外灯火。
  宋慈站起身来,拉开了夏清阁的门。
  许义谨遵宋慈之命,一直守在夏清阁门外寸步不离。他不敢忘记元钦的吩咐,很想知道宋慈深夜约见杨菱所为何事,恨不得贴在门上听一听两人在里面说什么。可二楼这么多人,他贴门偷听,谁见了都会疑心,所以他不敢当众这么做。此时的刘克庄被赵飞和十几个武学生恨恨地盯着,却优哉游哉地自斟自酌,时不时吟上一二词句,都是辛弃疾的词作。他身前桌上,已堆放了三个皇都春的空酒瓶。
  婉儿见宋慈出来,却不见杨菱,忙进了夏清阁,道:“小姐,你没事吧?”
  杨菱依旧坐在窗边没动。
  宋慈出了夏清阁,忽又回头道:“杨小姐,你方才问我,巫易一案是否有进展。”
  杨菱缓缓转过头来。
  “巫易与何司业的案子,皆已查明。”宋慈道,“明日一早,我会在太学岳祠当众揭开这两起案子的真相,揪出杀害巫易和何司业的真凶。杨小姐欲知究竟,明早来太学即可。”又转头向许义道:“许大哥,烦你将查明真相一事告知元大人。明早还要劳你来岳祠,将上次开棺验骨时的检尸格目带给我。”说完,招呼了一声刘克庄,又朝墙壁上那首《点绛唇》看了一眼,下楼去了。
  揭开真相之语来得太过突然,杨菱一怔,呆坐在那里。许义也惊立在原地,瞪大了眼睛,眼看着宋慈的背影消失在了楼梯口。
  “我说宋慈,酒还没喝完呢,你干吗走这么急?”刘克庄边说边起身,摇摇晃晃地向楼梯走去。赵飞和十几个武学生立刻围拢过来,挡在他身前,不让他离开。
  刘克庄抬起手指指点点,道:“好狗不挡道,你们这帮武学糙汉还不让开?”
  赵飞踏前两步,怒视刘克庄,冷哼一声,忽然道:“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误鸣钟。惊志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
  这是先前刘克庄考校十几个武学生时所吟之词的下阕。刘克庄一脸恍然大悟状,指着赵飞笑道:“你刚才说要出恭,下了一趟楼,原来是到茅房找高人指点去了。”
  原来不久前赵飞曾借口出恭,下得楼去,在一楼大堂里寻酒客打听,好不容易才从一文士那里打听到这首词的下阕。他被刘克庄当众戳穿真相,面皮涨红,道:“稼轩公的词作,武学谁人不知?我们全都知道,只是懒得与你这臭小子说道。”
  “是吗?”刘克庄道,“那这首词的词牌是什么?”
  “词……还有词牌?”赵飞一愣。
  辛铁柱忽然道:“你们都让开。”十几个武学生神色愤恨,极不情愿地让开了一条道。
  刘克庄从十几个武学生之间走过,摇摇晃晃地下了楼。他虽醉得不轻,却不忘付酒钱,去到掌柜那里,一问方知,宋慈已经结过酒账。
  此时宋慈已出了琼楼,候在街边。他信辛铁柱的为人,定不会与刘克庄为难。他没等多久,果然等到刘克庄从琼楼里醉醺醺地出来。他上前扶了刘克庄,一起回太学。
  夜已经很深了,二人回到前洋街,远远望见太学中门外堆放着不少祭祀用的礼器,此时同斋王丹华正在礼器旁来回踱步。
  “斋长,可算等到你了!”一见刘克庄,王丹华立马迎上来道,“韩?带人堵在习是斋,要找你的麻烦,你可千万别回去!”
  刘克庄不屑地笑了笑,道:“姓韩的带了多少人?”
  “有七八个,都是他的家丁。你还是先去其他地方暂避一下吧,等韩?走了再回来。”
  “怕什么?”刘克庄挥舞着手臂道,“我们十多个同斋,还怕他七八个家丁?你说是吧,宋慈……”一转头,却见宋慈仿佛没听见般,正目不转睛地盯着中门外堆放的礼器。
  刘克庄奇道:“你在看什么……”
  宋慈忽然一摆手,示意刘克庄别说话,随即手臂一抬,拦住了几个正要出门的人。
  那是几个斋仆,宋慈曾去杂房问过话的孙老头和跛脚李都在其中。换作平时,这些斋仆忙完一天的活,早就回杂房歇息去了,可如今圣上视学典礼举行在即,太学平添了许多杂活,他们正要出门去搬抬礼器,那是从城东的礼器店租来的,以供圣上视学时在大成殿举行祭孔仪式所用。
  宋慈的目光从几个斋仆的脸上扫过,尤其朝跛脚李多看了两眼,看得几个斋仆面面相觑。“打搅一下。”宋慈道,“请问各位之中,可有人负责厨食?”
  孙老头、跛脚李等人都是一愣,纷纷扭头看向最边上一人。
  宋慈向最边上那斋仆道:“你负责厨食?”
  那斋仆有些茫然地点了点头。
  “你平时做太学馒头,都是怎么做的?”
  那斋仆一愣,道:“怎么做太学馒头?”
  “对。”
  那斋仆搔了搔脑门,不明白宋慈为何有此一问,道:“这太学馒头,光内馅就有十多种,什么细馅、辣馅、生肉馅、糖肉馅、羊肉馅、笋丝馅、肉酸馅、果子馅,提前两三天就得买好肉和菜,头天就要把肉和菜切碎剁匀,半夜起来和面拌馅,忙活到快天亮时上锅开蒸,一刻也耽搁不得,不然误了你们学子吃饭,工钱被扣,一天的活就白干了。”忽地想到是不是哪个学子吃太学馒头吃出了问题,宋慈这是溯源追责来了,忙摆手道,“小人做太学馒头一向用心,可从没敷衍过啊……”
  宋慈朝那斋仆点点头,道了一声“多谢”,忽然跨入中门,向右一拐,也不等刘克庄,一个人步履匆匆地走了。
  那斋仆和孙老头、跛脚李等人都有些莫名其妙,在原地愣了片刻,才去搬抬礼器。
  刘克庄同样觉得莫名其妙,心想宋慈可真是个馒头痴,这时候居然打听太学馒头的做法,难不成还要自己买面粉肉菜,在斋舍里做太学馒头不成?他见宋慈走得很急,入中门后往右拐,那是去往岳祠的方向,道:“你等等我……”见宋慈不作停留,便对王丹华道:“你先回斋舍,韩?要堵门,让他堵便是,不必搭理他。”说完忍着醉意,脚步踉跄,追宋慈去了。
  刘克庄一步一晃,好不容易才赶到岳祠,却见岳祠门上的封条并未揭下,四下里不见任何人影,他连叫了好几声,也没听见宋慈答应,似乎宋慈并没有来这里。他实在醉得厉害,只觉得脑袋沉重无比,在岳祠门前坐了下来,耷拉着头,缓了缓酒劲。
  不知过了多久,一星亮光来到身前,刘克庄吃力地抬起头,看见了提着灯笼的宋慈。
  原来方才宋慈进入中门后向右一拐,看似要去岳祠,实则到了射圃后,忽然转向北行,以极快的速度穿过斋舍区,去到了太学东北角的杂房。斋仆们全都外出忙活视学典礼的事了,杂房里空无一人。宋慈提着一盏从路边取来的花灯,凭着上次来杂房问话时的记忆,找到了跛脚李的床铺。
  他记得上次来此找跛脚李时,跛脚李曾抱着一块牌位仔细擦拭,并将牌位用白布裹好,放入一口老旧的匣子,放在了床底下。他趁着跛脚李在中门搬抬礼器的机会,独自赶来杂房,正是为此而来。他从床底下找出这口老旧的匣子,打开来,又拆去白布,那块写有“先妣李门高氏心意之灵位”的牌位出现在眼前。他将灯笼凑近,仔细看着牌位上的字。
  片刻之后,宋慈暗暗点起了头,心道:“高心意,果然如此。”他将牌位重新裹好白布,放回匣子里,又将匣子塞回床底下,将一切恢复原状后,方才离开杂房,然后赶去岳祠。
  在岳祠门前,宋慈见到了等在这里的刘克庄。说完“找一样东西”这句话后,他揭下封条,进入岳祠,走到何太骥悬尸的那条铁链之下,举头上望,怔怔出神。
  刘克庄跟着进来了。原本望着铁链出神的宋慈,忽然动了,开始四处寻找,像是在找什么东西。
  “你过来,抱住我。”
  刘克庄一愣:“抱住你?”
  宋慈向头顶的铁链一指。
  刘克庄顿时明白过来,原来宋慈是够不着铁链,在寻找踏脚之物。他上前抱住宋慈的双腿,用力往上抬。
  宋慈伸手去抓铁链,可刘克庄醉得不轻,摇摇晃晃,偏来偏去,宋慈抓了几下,都抓空了。

宋慈洗冤笔记(出书版)_分节阅读_第25节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宋慈洗冤笔记(出书版)大结局章节

正文卷

宋慈洗冤笔记(出书版)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