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好食记(美食) - 分卷阅读219

有人可能习惯煮好后去炒锅里炒一下,这样可以让板栗内里那层软皮与栗仁分开,便更好剥些。

但是宁歆歆还是更习惯煮好直接剥,这时外头的硬壳已经煮软,直接剥并不困难,里面那层软皮剥起来也像剥鲜核桃的内层皮一样丝滑。

剥好的板栗仁颜色金黄,闻着实在是香,宁歆歆带着几个厨房小丫头边剥边吃,全部剥好后留了一部分出来做红茶栗子酱,还用纱布包了一些起来,准备留给梁彦昭回府吃。

剥好的板栗放入另一口煮锅,加上水和纱布包起的红茶包,煮到颜色变深停火,接着一边加着板栗红茶水、一边用小石磨将板栗仁磨成丝滑的酱。

磨好的酱入锅起小火,像炒莲蓉馅、豆沙馅一样的手法,将栗子酱炒成浓稠状态,而后加上黄油、淡奶油和白砂糖炒匀便可出锅。

宁歆歆将做好的红茶栗子酱拌入煮好的焦糖奶茶,装到夹层银壶后与装盘的雪花酥一道放入食盒,着人与梁彦昭送了去。




92.  甜辣炸鸡   初雪落,余当归。

雪花酥和奶茶送到之时, 梁彦昭正在与一群大臣在司案监议事。

因为意见相左,参与议事的大臣已分成了两派,正激烈争论、分毫不让。

这片屿州大陆的五国已相安无事近百年, 各国的兵力、国力虽也能据高低排出名次,差距却实在不大,都不具备吞并另一国的实力, 且各国边界均是易守难攻,这还是当年各国开国皇帝博弈争斗的结果, 实在犯不上为个国境边上的小州小郡发起战争、折损国力。

倒不如友好通商、间或联姻, 在国富民强的康庄大道上齐头并进。

是以, 各国都是以文立国, 武将实少。

可这文臣一多, 事儿就不会少,嘴皮子上纠缠起来, 可比真枪实弹地干一架费时多了。

梁彦昭端坐在上首,手上把着个茶盏瞧着下头人, 并未对哪一方表达支持,甚至都未发表言论, 脸上看不出喜怒, 眸子深处如有一泓幽泉,谁也猜不到这泓泉水有何等深度。

这种事情本来就是如此, 身为上位者,要学会倾听, 也要学会给底下人充足的、酣畅的发表言论、各抒己见的机会,这是尊重,亦是打探。

文臣间的辩论极容易上脸,为了显现才学、为了于事有益, 为了......能辩赢,话赶着话之间,不知不觉就能表露出内心最深处的想法。

梁彦昭便用这置身事外的姿态垂眸看着,心里早已有了打算,却仍不准备叫停这辩论。

直到门外候着的砚青捧了个食盒进来,凑到他身侧一阵耳语。

梁彦昭脸上终于算是有了表情,唇边染了一丝几不可察的浅笑,伸手打开了绘了金边并蒂莲花的黑漆食盒顶盖,见得内里银壶一只,雪花酥一碟。

他想起之前歆歆许他初雪时再做雪花酥的诺,转头问身侧砚青:“外头落雪了?”

砚青垂首低声回复:“下了,还下得好大呢。”

“知道了,”梁彦昭点头。

当着一群大臣的面吃零嘴是决计不能够的,梁彦昭看过食盒便打算合上盖子放到一旁,可刚拿起盖子便瞧见银壶旁有枚小竹筒,上头有个属于南潞彦昭太子的金色漆印。

梁彦昭脸上笑意又加深了许多,歆歆定是又去他书房转了一遭,不知道这次除了拿个漆印竹筒外,有没有留下些什么?

上次她去人境庐,在铺了桌布的案角写了“梁彦昭,我心悦你”。

而后,顶多三日便要换桌布的梁彦昭,一张桌布已用了快半月。

上上次她去,在青花笔架的一角上挂了个打着流苏的汉白玉同心锁,一把写了“歆”、一把写了“昭”,锁在一处,难舍难分。

而后梁彦昭便把这锁摘下来佩在了腰间。

上上上次,她在松烟墨下头压了一张纸,上头的笔迹是她漂亮潇洒的硬笔书法,写着“浮世三千,吾爱有三,日、月与卿。日为朝,月为暮,卿为朝朝暮暮”。(1)

这纸条如今便在梁彦昭最常看的书里夹着,每日展书,必先见此。

上上上上次......梁彦昭不住想着,笑意越来越深。

下头的文臣看了他这意味不明的笑,心里直发毛,辩论的声量都收了好些。

梁彦昭眼都未抬,好像他并非是来主事、而是前来观礼,下头人说什么、如何说都与他无甚关系一般。

他自竹筒里取出张纸条,伸手捻

东宫好食记(美食) - 分卷阅读219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东宫好食记(美食)完整版章节

正文卷

东宫好食记(美食)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