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好食记(美食) - 分卷阅读62

了老冰糖和麦芽糖。三者放到一处熬制,表面大气泡转成小气泡时起锅,倒到在石板上放好的竹签上,晾凉凝固后拿小铲子铲下来就可以了。

想不到还真的成功了,手上带着竹签的棒棒糖晶莹剔透呈琥珀一般的颜色,虽然没用模具没有什么造型,但是这般圆溜溜的朴素模样也很喜人。

宁歆歆开心地快要跳起来,恨不得现在就跑去奉天殿给梁彦昭塞嘴里。

快到中午了,梁彦昭应该马上就回来了,拢共十来根,实在是不够分,她悄咪咪把棒棒糖收了起来,准备给没有童年的彦昭小朋友一个惊喜。




31.  鸡汤小馄饨   “忙完便早些回来。”……

梁彦昭今日回来得晚, 步履也匆匆。

“怎么还赶了一头汗?”宁歆歆掏出帕子给他揩去额上些细汗,后又招呼福生把窗户关上,嘱咐梁彦昭道:“下次可不要这么急, 仔细吹着风再闪了汗。”

梁彦昭只是笑笑,说了句:“今日回得迟了些,担心你久等。”

他没说今日议事正到了要紧处, 建平帝与诸位议事大臣都直接在奉天殿的偏殿处用膳,预备着对付两口就接着合议, 省的夜间还要点灯熬油地赶工, 平白让人受累。但他之前允了宁歆歆要回来陪她用午膳, 便匆匆赶来, 想着快些吃完再赶回去, 脚下自要快些,便走了一身汗出来。

他往常都是卧在榻上也虚汗不断, 这样实打实地因着行动出汗实在少见,纵是中衣微湿, 凉凉贴于脊背,却也并不难过。

更何况, 家中有人布餐等候, 本就是件叫人身心发暖的幸事。

“等一下要什么紧的,”宁歆歆跨出门槛往小厨房走, 刚刚听见宫人通传太子到了宫门处,她就把小馄饨煮上了, 红苏正看着火,现下将人迎到了,她也得过去瞧瞧。

看梁彦昭跟上,宁歆歆又住了脚, “遇明,你就别过去了,留在屋内下下汗,马上就能开饭。”

她忽然想起些什么,小步跑到一旁的雕花几上取下了个花梨木食盒,自里面拿了根秋梨膏棒棒糖藏在身后,“梁遇明,张嘴。”

梁彦昭知她定又做了些十分满意的吃食,便听话照做。

一根竹签子从眼前晃了下,口中被塞进了个滚圆之物,梁彦昭用舌尖品了品,梨子的清香袅袅悠悠散开,口感清甜却不腻不齁,直让人口舌生津,身心俱舒,该是歆歆拿梨子做的糖。

糖吃多了会引发咳疾,他自幼便吃得少,如今元服年岁都过了许久,却又被人喂起了糖。

梁彦昭不由失笑,歆歆这是将他当成小娃娃了。

“给,自己拿着,”宁歆歆拿起梁彦昭的手捏住竹签,笑问:“这是给你做的梨膏棒棒糖,甜不甜?”

“甜。”
——
因着早上折腾了半天秋梨膏,时间紧,又连吃了几天炒菜,想着给梁彦昭换换口味,宁歆歆便包了半屉小馄饨作午饭。

等她到了小厨房,就见锅里的小馄饨已经都浮了起来,可以出锅。

宁歆歆取了两个粉彩瓷碗,拿筷子尖点了一点猪油,又撒上些虾皮、紫菜,而后浇上满满一大勺滚沸鸡汤。猪油碰上热汤会瞬时激发出香味,可以让鸡汤底更鲜浓味美,但是梁彦昭肠胃又受不住大油,只能点上一点结个味;干紫菜有着来自海洋的气息,泡发后鲜味更甚,盐浸的小虾皮又会给这种鲜味更大助力。

末了点上切细的小香葱,撒一点点胡椒面,既增香味,又暖身子。

“遇明,开饭啦,”宁歆歆进门,身后是端着食案的宫人。

梁彦昭起身给宁歆歆拉开圆杌,而后重新落座打量着眼前的小馄饨:与那日的云吞面不一样,馄饨皮薄了许多,未包馅的面皮边呈薄到近似透明,颜色也是泛着一丁点黄的米白,一颗一颗漂浮在清澈的汤底之中,汤的表面是或大或小的油花,与翠绿的葱碎、深紫的紫菜、微粉的虾皮一道构成了幅色彩颇好看的画。

空气里飘着霸道的葱香,浓郁的油香,鲜美的汤香,结合眼前之景,更让人口涎欲滴。

持勺捞上一颗馄饨入口,只觉馄饨皮软、滑且韧,馅是肥瘦三七的猪肉馅,有些肉还是块状,腾起来肉馅的间隙,口感不会发紧发硬,层次也更丰富,再嚼上几口还觉肉汁饱满,在口中迸发,那是宁歆歆加入的一点猪皮冻。

舀上一勺汤,勺子里最好再挂些紫菜,捎些虾皮,汤色清却不寡淡,鲜美配菜与猪油鸡汤底相得益彰,单这一口汤就足够把人的眉毛鲜掉了。

二人一餐无话,宁

东宫好食记(美食) - 分卷阅读62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东宫好食记(美食)完整版章节

正文卷

东宫好食记(美食)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