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中的朕 - 分卷阅读100

猜不到。
她在成婚之前没有为自己准备嫁衣也没有操心首饰,而是花费了不少的时间去思考,该用怎样的利益打动杜氏父子站在她这一边。可是眼下不用她开口,杜榛就已经主动的跪倒在了她的脚下。
“你真的清楚你做的究竟是怎样的选择么?”荣靖忍不住问了杜榛这样一句话。
“榛清醒至极。”他说。
他恋慕着她。
这份恋慕萌芽于懵懂之时,不因年岁而变迁。起初他不愿承认自己心动,找来了种种借口与她疏远,可是当她真的远去之时,那份痛苦却又折磨得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后来有一天,他真的到了生死的边界线,当荣靖破开阴冷黑暗的囚笼大门将他救出之时,他明白了自己的心。
只是荣靖这辈子,或许都不会理解这份恋慕。
端和三年夏,荣靖长公主与定安伯杜榛完婚后不久,女帝的婚事忽然就成了街头巷尾人们议论的新话题。
无论是天潢贵胄又或者贩夫走卒,嫁娶自古以来都是头等的大事,长幼有序,如今荣靖公主既然已经完婚,理应轮到妹妹了。
紫禁城中根本就没有任何消息说皇帝要筹备大婚,传闻纯属空穴来风,却不知为何甚嚣尘上。然而到了六月下旬,女皇忽然在朝会之上说自己近来醉心书画,想要挑选年轻而有才华的士人侍奉笔墨,陪着吟诗作画。
北边功勋执掌了全部的兵权,朝中内阁将皇帝牢牢掌控在手,这个年轻的女孩会用书画诗词来打发时间再正常不过,可既然是侍奉笔墨之人,又何必一定要年轻?
不少人几乎立刻就想到了之前听到的流言,猜测这次恐怕不是要选词臣,而是在挑未来的“皇后”。少部分人则联想到了更深的东西——历朝历代得以陪伴在君王身边的人,如果不死,便能执掌大权。
汉武帝之前,侍中之类的近臣并无太大职权,是汉武帝将侍中地位拔高,使之能与丞相抗衡,在历经了数百年的演化后,最终成了新的丞相。
翰林学士在唐时最开始也不过是伺候皇帝的文人,但恰恰因为靠近天子,盛唐之后逐步凌驾三省六部,政由翰林院出。
如今这个所谓的“御前翰林”谁知道今后会是怎样。
紧接着嘉禾颁布了一道旨意,圣旨上列出了大批的姓氏,其中既有高官的家族,也有名门世家,她说,将挑选这些家族的子嗣,在七月下旬举行一朝考试,不考圣贤书,只看诗赋丹青,选中的人,即封从七品的“御前翰林”,伴她左右。
此令一出,天下哗然。
首先自然是有大批的儒生跳出来说这不合礼制,他们不提嘉禾的皇帝身份,只说她身为女人朝会之上抛头露面已是不堪,眼下竟还打算与数十名年轻男子厮混一处,伤风败俗。
再然后是群臣内部之间的争端,原本这些文臣们是齐心协力架空皇帝,如果要架空皇帝,便不能允许皇帝栽培自己的心腹,可官位就摆在那里,你不去争抢,你的政敌趁机上位了该如何是好?
紫禁城外的喧嚣都以各种途径传回了嘉禾的耳中,她按捺着自己的性子什么也没没说,并罢朝数日不给臣子反驳她的机会,只耐心等着七月下旬的到来。
朝臣们果然如她预料的那样并非铁板一块,陆陆续续有不少人主动为家中子侄报名,到后来首辅昆子熙将自己重孙昆山玉的名字填上候选名单之后,更是有一大群的人效仿。到最后参加这一场考试的人,比起嘉禾预料中的还要多上不少。
这是一场格外特殊的考试,比三年一次的科考更加令人瞩目,春闱的状元郎也不过是得到为官资格,做起官来也得先进翰林院当编修磨资历,这一场考试若是成功了,便是直接陪王伴驾——说不定,还能迎娶世上最为尊贵的女人,一步登天。
民间有人私下里将这考试称为“选秀”,管参选的人叫“娘娘”。这当然是玩笑的说话,因为嘉禾始终不出面解释,也就无人知道她挑选这些年轻人究竟是要做什么。
倒是礼部被这桩事情给提醒,开了个小规模的会议,商议万一有朝一日,他们的女皇陛下真的嫁人了,丈夫该不该叫“皇后娘娘”,要不要有贵妃德妃一群妃,该不该三从四德。
考试那日是个寻常的晴天,但苏徽的心情莫名其妙的不是很好,昨天夜间他做了个噩梦,梦见一堆涂脂抹粉的男人围着嘉禾在跳女团的舞蹈,明明夏朝的衣袍严严实实恨不得把人的脖子都给包住,可梦里那群眼影浓重的男人却露出了大块的胸襟,骚气的很。
他被吓醒了,之后失眠了半夜,醒来的时候还处于起床气严重的阶段。
偏偏嘉禾在几天前还点了他去监考。
各种以端和朝为原型的男版宫斗剧瞬间在他的记忆深处张牙舞爪的跳了出来,整整一个早上,苏徽脑子里浮现的都是阴阳怪气的“哥哥”、“弟弟”。
但其实考场上非常平静。
考试的地点设在武英殿,锦衣卫在殿外一守,没有谁敢再吱声。来参选的大多都是教养良好的世家子弟,规规矩矩的列队走入

教科书中的朕 - 分卷阅读100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教科书中的朕完整版章节

正文卷

教科书中的朕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