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中的朕 - 分卷阅读101

殿内,乖乖巧巧的伏案作答。
苏徽穿着八品女史的青色圆领袍,双目无神的巡考,看谁都像是梦里的祸害,恨不得在殿内抓出一堆舞弊的人好让他名正言顺的丢出去。
然而他还没来得及丢任何一个人,考试就结束了。


第63章 、
发生在端和三年武英殿的这场考试未来会被载入史册,称之为“翰林试”,是若干年后苏徽这种史学学者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从各种角度来看,这都是一场意义不凡的选拔,挑出来的士人要么成为了未来天子身边的谋臣智囊,左右端和一朝风云,要么成为倾覆山河的祸害,在后来最关键的时候给了周嘉禾致命一击——呃,而且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在未来的文娱界都衍生出了与女帝复杂曲折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
作为一个敬业的史学研究者,苏徽也曾就端和三年的翰林试写过几篇论文,对这场考试进行了全面而充分的研究。但由于这部分史料匮乏的缘故,他在这方面大部分的研究都是在乱开脑洞——时至今日,他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就比如说,他以为翰林试挑选的是未来的宫廷重臣兼女皇绯闻对象,怎么都应该得到周嘉禾本人充分的重视才对,可实际上这场考试执行的相当敷衍,嘉禾亲自出题,可她出的那些题目……苏徽看了一眼,脑子里顿时浮现出了一排的小问号。
题目相当简单,她说是要挑选陪她吟诗作画的人,还真就是在考校士子诗词歌赋,半点没提该如何治国,不要这些学子写策论也不要他们作八股,试卷上她写的是诸如:“以秋月为题赋诗”、“以春雪为题作画”、“请赋海棠”、“以蝉作诗”之类的题目,每张试卷上的题目都有所不同,甚至还有几张全是空白。
她这不像是一个城府深沉的帝王在选自己的谋臣,反倒更像是一个天真烂漫的闺阁小姐在凭喜好挑玩伴。
因此考试的时间连一个上午都不到,约莫一个多时辰后,士子们便纷纷交卷,轻松愉快的出了考场。
这比科举还划算,十年寒窗苦读未必能换来金榜题名,这场翰林试只需要信马由缰的胡乱作答,说不定就能一步登天。
看着这些年轻人脚步轻快的背影,苏徽都忍不住感叹他们实在是运气太好。
但也不是每个人都如此乐观,题目简单意味着难以在众多候选人之中一鸣惊人,大家都是一样的成绩,如何才能入女帝的青眼?因此反倒有部分人交卷之后垂头丧气,茫然四顾不知前途何在。
有那么几个人或许是内心太过忐忑,竟在苏徽回宫的路上,悄悄拦住了他。
苏徽只是个八品女史,没有资格乘轿也没有带侍从的习惯,当他走着走着发现自己面前多了几个身形高大的青年的时候,他虽然并没有害怕,却也狠狠的愣了一下。
这几人围了过来,为首之人谄媚笑着,向苏徽递上来一只小小的荷包——荷包是女人会喜欢的精巧款式,但他们不至于以为一个荷包就能收买宫中女官,苏徽疑惑的将荷包接过,当着这几人的面打开,发现了一颗硕大的明珠,在这个时代,一颗如此之大且天生圆润的珍珠可遇不可求。
真是阔绰啊。苏徽这才正眼看了看这几人。
都是些陌生的面孔,衣着倒是光鲜,想来应是贵胄之后。
“几位是想要借我之手,将此物献与陛下么?”苏徽转着成色极佳的珍珠,故意这样问道。
“圣意难测,我等惶恐至极。”那人朝着苏徽拱手,“小小心意,孝敬女史大人,还请大人指点。”
指点什么?苏徽自己都想不通嘉禾在搞什么幺蛾子。曾经那个傻乎乎的小姑娘长大了,心思没那么好猜了——想到这里苏徽倍感沧桑,他只是回到二十三世纪待了几天,就错过了一个青少年成长中最重要的几年,那篇分析夏文宗少年心理状况的论文他写不下去了,好气哦。
见苏徽沉默不语,另一个较为急躁的士子直接开口道:“请大人为我等在陛下面前美言几句,我等必有重谢!”
哦,这是打算作弊啊。苏徽面无表情的挑眉,扫视了一圈围住他的这几个人,“报上姓名、家世。”
他不是要帮他们,他就是想知道这群一心想要作弊的学渣到底是谁,有没有在历史上留下记载。
这几人却会错了苏徽的意思,忙不迭的一个个自报家门。
听完之后苏徽长舒了口气,原来全是无名炮灰,放心了。
“尔等回去等候消息吧。”他说着,把东西塞回去后转身就要走。
这几人中有个善于察言观色的,从苏徽的表情之中意识到了不对劲,连忙拽住了他的衣袖。
在这个讲究男女授受不亲的时代,这一行为简直是大忌,更别说苏徽眼下的身份还是天子身边的女官。这人一时情急,却已犯下大错。
“你们几个这是在做什么!”不远处传来一声响亮的呵斥。
有少年从远处奔来,指着那拽住苏徽衣袖的士子骂道:“好个胆大包天之徒,难道是想要在皇宫撒野?”

教科书中的朕 - 分卷阅读101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教科书中的朕完整版章节

正文卷

教科书中的朕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