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中的朕 - 分卷阅读102


这人看着十四五岁,身姿笔挺容貌清朗,尤其是一双眸子格外明亮,有着他这个年纪该有的疏狂。
“枉你们几个都是读过圣贤书的人,怎这样不知羞!七尺男儿,对一个女子拉拉扯扯!”这一带偏僻,并无侍卫巡经,拦住苏徽这几人看起来又是权贵出身,也只有这样心怀热血的少年郎才会站出来替一个女史说话了。
“你这女人也实在不堪!光天化日之下,竟与外男私相授受!轻浮.放.荡!”紧接着,这少年又转头对着苏徽骂道。
刚刚还对这个少年萌生了几分感激的苏徽顿时有点想打他。
紧接着这个少年就开始指着苏徽和这几个想要行贿的人滔滔不绝的说教了起来,完全不给人辩解的机会也不许他们离开。并且他口才了得,引经据典,将他们几个有违礼教的人批驳的体无完肤,恨不得让他们马上自杀向孔丘、朱熹谢罪。
苏徽抹了把脸上的唾沫,知道这个人是谁了。这是林毓,字秀之,未来端和朝的著名喷子,啊不对,是著名言官。嘉禾身边的火.铳、红衣大.炮,指哪喷哪,一生弹劾大小官僚无数,不高兴了连女皇也照骂不误。
……后来嘉禾被废,他辞官归隐,嘉禾被毒死之后,夏烈宗对外宣称姑母暴病而亡,又是林毓第一个跳出来质疑,甚至亲自从老家金陵杀到了紫禁城前,叩阙门大骂,要新任的皇帝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他的结局嘛,自然是死了,被夏烈宗派锦衣卫暗杀。死时与嘉禾同岁,不过二十五而已。他的兄长为他收尸,找到了弟弟生前留下的遗书,方知林毓在赴京之前就料到了自己有去无回,遗书中说,此生未尝有后悔之事,为人臣者,尽忠而死,可瞑目矣。
林毓嗓门大,有不少远处的士子都听到了这边的喧哗,好奇的张望过来。
之前围住了苏徽的人现在想要走,却被林毓拽住,小喷子喷人还没有喷尽兴,怎么可能轻易放过他们。
有人忍无可忍挥拳就要打他,拳头却在落下之人被扣住。
制止住了即将发生的斗殴的人是个高挑的少年,五官秀婉的像个女人,眼神却是坚毅冰冷。
“你是谁?”
“方延岁。”少年大大方方的回应。
方延岁,字辞远,帝师方凌崖的幺子,是史书之上明确记载的“帝党”。据说他这一生都忠于女帝……不过他的一生也并不算漫长就是了。他死在二十三岁,周嘉禾被废的前夕他正从距北京数千里外的塞北赶回,在即将到达目的地的时候,被人一箭射死在城门外。他没能看到嘉禾被拖下皇座的那一幕,倒也是种幸运。
方延岁这时猛地瞪了苏徽一眼,道:“也请女史自重。”
他的话语虽然不及林毓那般尖刻,但毫不客气。
“女史既是陛下跟前伺候的人,更需谨言慎行,在试后随意与参选士子交谈,岂不让人误会陛下?”
不愧是未来的忠臣,还没见过女皇就已经开始站在她的立场上想问题。
苏徽百口莫辩,他明明是好端端的走着路,忽然就被几个人拦住了,他有什么办法。
这时越来越多的人被吸引了过来,爱看热闹是人的天性,这群士子也不例外。
好在聚拢过来的人群之中总算有人肯为苏徽说话:“既然女史乃是天子身边的人,就不容我等无礼。诸位且先息怒,此事禀告陛下,由陛下裁决就好。”
苏徽看向了说话的少年,这是个熟人。
他衣着寻常,却自有一种从容清贵的气韵,能让人在人群之中一眼就注意到。周围的士子都有意无意的围着他站立,隐隐将他奉为了头领。他的模样和三年前有些许不同,脱去了稚气,风华正好,就如同他的名字一样,像是一块温润无瑕的美玉。
内阁首辅重孙,昆山玉。
三年前苏徽还是云乔的是见过他,三年后他们重逢。在瞧见熟悉的面孔时,昆山玉稍显错愕,接着朝苏徽深深一揖。
作者有话要说:苏徽(双目无神):他们不露胸肌、不跳女团舞、不阴阳怪气,但我果然就是和他们不对付被欺负了,好气哦,对吧小苏


第64章 、
老实说,在看见昆山玉的那一刻,苏徽心里是有些不安的。
林毓也好、方延寿也罢,其实严格意义上说起来都是夏文宗的臣子,虽然野史编排出了种种狗血至极的故事,但史学家正儿八经的分析起来,还是可以基本确定他们与夏文宗更多的是君臣之谊。
昆山玉却不同了。后世的电视剧、电影往往都着重塑造他和夏文宗周嘉禾之间的爱恨情仇,俨然是将他当做了所谓的“官配”,然而事实上他也的确有可能与女帝之间存在男女之情,正史存在着不少蛛丝马迹,可以证明在端和年间昆山玉甚至一度到了要与嘉禾议婚的地步。
不过他只是一个历史旁观者,这人和嘉禾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都与他无关,他只需要好好记录就够了——想到这里,苏徽提醒自己。
他之所以不安

教科书中的朕 - 分卷阅读102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教科书中的朕完整版章节

正文卷

教科书中的朕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