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中的朕 - 分卷阅读178

作为侍童跟随在郑牧身边,那么自然不止是希望郑牧教她几招拳脚功夫就完事,当时有不少人都猜,他是因为婚后多年迟迟未有儿子,所以想要培养女儿。
不管怎样,周嘉音和杜榛有了截然不同的人生。杜榛的童年是远离前线的深院高墙、是父亲绞尽脑汁从各地贩运来的丝绸白银、是西洋人送来的新奇玩意儿;而杜银钗的童年,是一次又一次的严苛训练,是深奥复杂的兵书阵法,是小小年纪亲上战场时所见到的烽火硝烟。
荣靖脸上的伤疤狰狞可怖,但实际上她身上大大小小的伤口多不胜数。她在军旅之中,听着马蹄声声、看着金戈交错,一眨眼就成了少女。
她跟在郑牧身边学到的不仅是提剑握刀,还有战术与谋略以及统御兵马的本事。若干年后她的父亲在亲征的路上暴亡,荣靖作为他的长女接管了他指挥的军队,击鼓召集将士,在誓师大会上以酒祭奠亡父,说必会达成他的遗愿,捍卫江山太平。
有将领因皇帝之死而心生颓然,说,群狼失其主,便失斗志,纷纷然如散沙。
荣靖指着自己,说:“今日尔等可奉我为主。”
以她的阅历,其实完全可以算得上是久经沙场的老兵,郑牧是她的师父,夏朝现有的军队不少都由过去开国时的兵马改编而成,他们有些是郑牧的部下,有些甚至就是看着荣靖长大的人。再加上当时情况危急,荣靖以绝对强势的态度接管三军,竟也没有多少人反对。
后来那三年,荣靖也的确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三年时间里,她过去所学到的一切东西都被完美的运用到了战场上。足以让一大群的将士自发的聚集在她的身边,心甘情愿的奉她为主。荣靖卸去兵职回到京城的时候,他们中有不少人都是不满的。如今胡寇南下,荣靖再度领兵挂帅,这些人倒比自己得了军功还要高兴。
军中对荣靖的称呼不是长公主,而是将军。有斥候疾奔而来,大声说:“禀报将军!前方三十里,发现敌军踪迹!”
在草原上想要侦查敌情,就算有再好的西洋望远镜都没用,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坐骑的粪便、马蹄的痕迹来寻找敌方的大军。
荣靖现在就带着五万的军队跋涉在大同以北的荒原之中,她得到的军情是说,胡人有意突袭大同。但荣靖向来不喜欢被动的防守,她亲自率领着军队从大同出发,意图伏击胡人。
在听完斥候报道之后,荣靖点头,按着腰间佩剑下令,“稍作休整,一刻钟之后,继续出发。”
她的嗓音比一般女子要低哑,发号施令的时候更显沉稳,脸上的伤疤在京城会吓得那些故作娇弱的小姐们低声惊呼连连,但在战场上,越是狰狞可怖的,反倒越值得崇敬。将士对她的爱戴与她的容貌无关,只在于她能不能带着他们大获全胜。
又对身边的幕僚说:“拿地图来。”
地图送来之后,她沉思许久,用笔在图上勾出了敌方的行军路线。
“快下雪了……”她抬头,看了眼越发阴沉的天空。
雪天会对行军造成极大的影响,更有可能会让他们失去敌方的行踪。今年天公不作美,入冬的时间比往年要走。
“将军。”最受她器重的幕僚说:“若真碰上大雪,我等不妨退回大同城,以逸待劳。”
“不□□靖一口回绝,“你怎知胡人一定会袭击大同,他们万一直奔宣府而去,那陛下就会有生命之危。眼下胡人或许还以为咱们的皇帝陛下自北京城内高高坐着,可万一让他们知道了皇帝就在边关,那不疯了一般的冲过来抢?想想明时的土木堡之变,一个皇帝多值钱你该知道。”
“那我们可以带兵前往宣府。”
“假如我们去了宣府之后,他们又前去大同呢?又或者他们不去大同,而随意的袭往任意边镇呢?解决他们的最好办法,就是在半道伏击他们,给予他们致命一击。”
幕僚欲言又止。
荣靖瞥了他一眼,“有什么话想讲就说吧。”
幕僚四下环顾,见无人靠近荣靖,方低声说道:“土木堡虽然使明朝几近重蹈北宋靖康覆辙,然在那之后朱氏国祚可还是又绵延了百余年。”
明英宗在被瓦剌俘虏之后,于谦死守北京,朝臣将英宗之弟朱祁钰扶上皇位,是为明代宗。故而土木堡之危得以化解。
幕僚这句话是在暗示她,为了权位,不妨坐视宣府陷入危难。当今天子不知天高地厚的从北京冲出来,跑到宣府这样一个充满了厮杀和动荡的地方,那么就让她去死好了。她来做昏庸而又倒霉的明英宗,荣靖去做力挽狂澜匡扶社稷明代宗。
这样一番话暗示的何其露骨,荣靖不可能没听懂。而她只是抬头望着浩瀚苍穹缄默,云层之后冬阳黯淡,她微微眯了眯眼,专心的听着风声呼啸耳畔的声音。
这是最近一段时间的天气预报——AI调出了一张图表显现在苏徽面前。
因为在这个时代没有卫星,我只能根据风向、湿度等一系列数据分析。未来三到五天会有强势寒流南下,预计将带来大幅度降温,伴随而来暴雪

教科书中的朕 - 分卷阅读178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教科书中的朕完整版章节

正文卷

教科书中的朕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