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中的朕 - 分卷阅读263

人猜得到年轻的女皇此刻心中究竟在想什么。前方是岔路口,她瞥了眼苏徽,在后者惊讶的目光之中,毫不犹豫的走上了右边那一条。
这条路并不通往武库,也不会去到城内任何重要的地方。
苏徽倒也并不十分惊讶,神情更像是好奇与疑惑:“被我猜中了,不开心,所以……”在赌气?
早已不再是幼稚少女的嘉禾扫过一记眼刀。
“是你猜错了,我原本就没打算去武库。”
“那……”
“火.器的案子要查,但我会交给游舟。既然已经交给了他,我再冒然插手,岂不是对他的不信任?”
就算真不信任赵游舟,也不必这样急着表露出来。
“赵游舟是个好苗子——”苏徽明明才和那位少年认识没多久,也不知他哪来的底气评论,“但必须要小心的用,一旦用不好,他就是如来俊臣一般的酷吏。虽然我知道来俊臣对武则天的用处很大,没有他大兴刑狱,武则天的皇位未必坐得稳,可最后来俊臣可是死了的。赵游舟的才能不止做酷吏那么简单,就这样让他死了的话,未免可惜。”
嘉禾看着这人,似笑非笑。
她这样的神情说实话有些吓人,苏徽觉察到她目光不善之后,诧异的扭头与她对视。
“我又在想那个问题了,”她说:“在想要不要杀了你。”
“我犯了什么罪吗?如果犯了,还请三司会审,不然我不服气。”苏徽已经习惯了女帝的喜怒无常,和时不时流露的阴鸷。
“你这人性子让我讨厌,讨要到想要一把掐死你完事。”嘉禾认真的告诉他:“但我不会真的杀你。因为……”
她马上又问起了另一个问题:“你今年多大了。”
苏徽沉默了一会。
懒得等他的答案,嘉禾自己回答了自己的问题:“你好像是和游舟差不多的年纪。一本正经点评游舟的模样,还真是可笑。”
但今日这番谈话之后,她心中不可避免的腾升起了爱才之心。一个年轻却又有着不凡见识的少年,不该死去。如果说在这之前,她留下苏徽的性命只是觉得这样做很有趣,那么现在,她便是因为不舍的。
武则天能够赞赏与之敌对的骆宾王,认为不能得其才,是宰相之过失。她为何就不能有如此胸襟?即便苏徽真是什么细作、刺客,她也势必要用手段,让他归服于她。


第154章 、十二
“既然不是为火器一事出宫,那么就是为了……”苏徽观察四周,眼见着道路上的行人数目越来越多,意识到嘉禾的目的地实际上是宣府的闹市,“为了体察民情?”
“民情难道不重要吗?”嘉禾反问。
苏徽没有反驳什么。
君舟民水的道理他当然是懂的,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根基,在于那些看似庸碌而又寻常的黔首。宣府虽是军镇,却也有寻常百姓,而那些披甲的士卒若是卸去了甲胄,也不过就是边地一农人而已。
“我听人说,宣府从前比起现在要热闹。”走在苏徽前方,嘉禾慢悠悠的说道:“这里不仅是防御胡人的重镇,其实亦是边关互市的场所之一,是北境商路的重要一环。不过开战之后,宣府的商贾与黎庶便大多数都南逃避祸去了,因此你看街边的房舍,有不少都是空着的。”
苏徽一面点头,一面不动声色的走在嘉禾身旁,免得她被道路上的行人所冲撞。
“可黎民百姓,就如同野火之后的春草,总会源源不断的冒出来。”嘉禾感慨,“我翻阅史书,曾见字里行间记载下的天灾兵燹无数,然而时至今日,九州大地依旧生生不息。这片土地上的子民,坚韧得让我心生佩服。”
苏徽诧异的看了嘉禾一眼,很少有皇帝会对黎庶用上“佩服”这个词。对于大多数的上位者而言,小民存在的意义在于为他们提供财富。他们征敛之时不会在意小民们是否会为此而感到痛苦,偶有宽和的仁政,也是为了休养生息之后下一次的采撷。
“开战两年之后,倒也有商贾与庶民陆陆续续的返回宣府。”嘉禾微微笑着注视向前方市集,“众生趋利而避害,他们肯回宣府,大约也是相信这座城池不会被轻易攻破。每每念及此,我便不敢懈怠政事,生怕辜负了这些人的信任。”
市集之中所贩卖的货物自然比不得京师,种类不算多,多是寻常的布匹、马具而已,至于盐铁之类,虽是宣府一项大需,却是朝廷官营,民间不得私贩。过去嘉禾没有亲临宣府之前,私盐买卖泛滥,甲胄马匹兵刃,也常有人私下买卖,嘉禾以皇帝之尊镇守宣府两年,如此风气才渐渐淡下去。
走过一片贩卖骡马与运货大车的商肆之后,映入眼前的是一家规模不大的会馆,这原是同乡行商所修建,供行商落脚存货的地方,聚集的人多了,自然也有了非比寻常的热闹。路过会馆的时候,苏徽嗅到了浓烈的酒香,听见了喧哗的笑闹。
就在刚才,苏徽问过嘉禾一个问题,他问她是否会怀念京师。
而嘉禾回

教科书中的朕 - 分卷阅读263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教科书中的朕完整版章节

正文卷

教科书中的朕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