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中的朕 - 分卷阅读433

许多,已经十分值得感激了,万望众人好自为之。
文人的怒火也由是被点燃,又一大批的士子加入了反对李世安的行列。这些人无一例外的被处死或者下狱——毕竟他们手里的只有笔杆,而李世安的军队手中握刀剑。
内阁和六部的诸臣也被严密的监管了起来,为的是防备他们也成为谋乱生事的一员。昆子熙望自府邸外的披甲之士兴叹,而昆山玉在他身后冷嘲热讽,说他们本就没有第二条出路。
昆子熙并不理会自己的重孙,只命人打点了府邸外的看守,设法探听了如今下狱的士子究竟有哪些人。
在那批人中昆子熙听到了不少熟悉的名字,席翎、方延岁……这些都是女皇曾经悉心栽培过的少年臣子,如果嘉禾有朝一日能够重回帝座,这残破的山河还需要这些人来一同收整。
昆子熙找出了自己的朱红色绣有仙鹤的朝服换上,一步步走出了昆府大门。守在府外的士兵们拔刀阻拦,昆子熙垂眸看兵刃折射的雪光,淡淡的开口,“我要见秦国公。”
昆子熙见李世安是为了替那些年轻的士子们求情,而求情总是要付出代价的。
李世安见昆子熙时态度倒算是客气,温了一壶酒,让昆子熙坐在他的对面,两人隔袅袅的雾气交谈,李世安说起了与昆子熙的初见,那时他正当意气风发,带领军队一路高歌凯旋,杀向前朝的都城。
昆子熙那时在前朝为官,在意识到君王无可救药、社稷必将倾覆之后,他果断的南下投敌。
当时他在还没见到周循礼时便被李世安所拦住,山贼出身的李世安对于官僚和读书人向来没什么好感,当时就要杀了他。
“若不是先帝及时阻拦了秦国公,恐怕老朽在那时候就要进棺材了吧。”回忆起往事时,昆子熙眉目柔和,过去的惊心动魄,皆付笑谈间。
“这便是我不如循礼的地方了,”李世安说起当年,也满是欷歔,“我只想要如何打天下,而循礼却已将天下被打下后该做什么都想清楚了。所以他是皇帝,我是秦国公,这点我服气。”
“秦国公愿向先帝俯首,却不愿向当今的陛下称臣?”
李世安不回答他,自顾自的说道:“我有不如周循礼的地方,我当然也会一会改。我来到北京之后,曾试向循礼那样治国。我知道你们这些文官是不能轻易得罪的,所以我一开始并不打算大开杀戒,可谁曾想,意外竟有那么多。”
一来是没有想到年轻肤浅的女皇居然能觉察到有人造反,在李世安找到机会将她从皇座上掀下来之前,她就已经铲除掉了大批叛臣,那些人原本是可以为李世安所用的。即便后来李世安从牢房中放出了一批,又召回率一批被流放的,但残破的文官体系,是算时间内无法被修补的,残破的机构无法有效的料理眼下的诸多事务,所以动乱持续至今。
再则就是他未曾料到国库竟能空虚至此,他本来打开国库,大肆封赏属下,以此稳定人心,再用充足的军需来安定军心,可谁能料到嘉禾走之前,基本上都没给他剩下。
最后没想到的就是这个让他不服气的小丫头居然在天下人心中还颇有威望。拥趸她的人平日里不见出来,她失踪后反倒大批的涌出,叫人烦不胜烦。
“老朽今日来拜见秦国公,是为了阻止秦国公一错再错。天下士人成千上万,既有京都太子之一子,又有乡野识礼之士绅。秦国公是杀不尽的。治国如治水,堵不如疏。”
“可若是任由洪水泛滥,我岂不是也有被淹死的危险?”李世安冷笑,不待昆子熙多言,他打断了他的话,“我懒得和你说那些弯弯绕绕的大道理,今日我只和你谈一桩交易。你想要救人,我想要扶持一个新皇帝。”
嘉禾失踪之前,曾任命过去的六科给事中林毓为刑部侍郎。
当时她做出这一决定,是带些许赌气的性质,昆山玉的背叛让她意识到了朝中有极大一批臣子不可信任,林毓是少数既不反对她也不盲从她的官员,于是她索性就让林毓做了刑部主官,去审理那些被她认定是叛贼的臣子。
李世安掌控住京城后,原本是想要罢免林毓,毕竟这人是嘉禾过去栽培的心腹。只是那时京官人数不足,林毓又一时间没有表露出对李世安的反对,所以李世安暂且没有管他。
这一次士子们浩浩荡荡的站出来反对李世安,林毓竟是出乎意料的没有参与其中。作为刑部的主事官僚,他眼睁睁的看大批过去的友人身陷囹圄,唯一能做的便是尽可能的让他们少受些苦楚。
“秀之,你何时竟成了这般缩头缩脑的性子了?”在秦国公府邸前被打断了双腿了席翎被押入了牢房,在见到他之后苦涩的一笑。
林毓躬身为过去的同僚擦去脸上的泥污,说:“不是缩头缩脑,是害怕陛下失望。那么你呢,你曾数度以文章抨击陛下,为何今日却甘心替她得罪秦国公。”
满身是血的青年人勉强笑了一笑,说:“我也是……害怕让她失望。”


第251章 、(六十三)<br

教科书中的朕 - 分卷阅读433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教科书中的朕完整版章节

正文卷

教科书中的朕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