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中的朕 - 分卷阅读452

者有话要说:谢谢各位这么久的支持(九十度鞠躬)自闭话废不知道该说什么,总之非常非常感激陪我走到这里的大家正文到这里就完结了,他们he了,我兑现承诺了
接下来还有番外,主要是把正文没有交待清楚的事情写清楚期待下本书我们还能再见面(*^▽^*)


第260章 、杜银钗番外
端和二十三年的时候,杜银钗六十岁。
因为保养得当的缘故,尽管年轻的时候吃了不少的苦头,六十岁的杜银钗看起来依然身体硬朗。闲来无事的时候杜银钗会在庭院摆上一张摇椅懒洋洋的晒太阳,任何琐事也休想打扰到她。这年朝野上下一派太平,也的确没有什么再需要她劳心的了。
偶尔她躺在摇椅上无聊了,便会让女官在一旁为她朗读最近的报纸——这些年来嘉禾不仅让女官得以登临朝堂,宫内大部分的职位也被女官所取代。宦官的数目倒是越来越少。
这并非是这些阉人不受嘉禾待见,而是在苏徽的影响下,嘉禾也觉得阉人可怜。寻常民户家庭中的男孩应当好生抚养,长大之后或务农或经商或读书,娶妻生子,为国家增添新的人丁。若是那一家贫苦不堪,也理应由所在乡县的官僚予以救济,而不是让这一家人将年幼的孩子卖出去做奴婢换取粮钱。
如今宫中的宫女多是从民间自发征募而来,到了一定年岁便可领钱出宫婚配,其中如有勤奋向学者,可主动前往宫学就读,通过几轮考试之后,便能获得做女官的资格。而女官又分外外官与内官,内官主要是负责宫廷的大小事务,外官地位更加重要,是要上朝辅佐天子的。
而这批女官中,既有民间女子,也有贵胄千金。
端和二十三年的时候,封号为“建业”的郡主周熙也做了女官,她这年不过十三岁,但她的姨母嘉禾对她寄予厚望,让她做女官是为了予她历练。
如今的周熙在尚宫局中做女史,手头的事情处理完后便会常常来慈宁宫探望杜银钗这个姥姥。今日碰上杜银钗又躺在庭院休息,小郡主便轻手轻脚的凑近,朝着那正在读报的女官点头轻笑,算是打了招呼。
“是建业么?”杜银钗眼睛未睁,却一下子就凭借脚步声猜出是自己的外孙女到了。
“见过外祖母。”建业连忙向杜银钗行了个家礼。
杜银钗摆手示意她起来,转头对读报的女官说:“你且下去休息,将这份活计交给建业便是。”
“报纸”这东西出现在几年前。在苏徽的提议下,嘉禾在京师创立了第一家报馆,随后几年内全国各地纷纷效仿,既有官办的都有民办的。一张薄薄的纸,印着朝野大事、官府新令以及名人豪杰的风流韵事,在百姓之间流传颇广。嘉禾说,她能够复位重新做这皇帝,与京师千千万万的百姓脱不开干系,有道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既然治国时要靠着黎民众生,那么庶民们也有资格知道这个国家究竟发生了什么。
“外祖母要从哪里听起?”建业知道自己的外祖母是想听她念报,只是这样大的一张报纸,她也不知该从哪里读起。
杜银钗从袖中摸出了最新磨出来的老花镜给自己戴上,“来,让我看看——”
报纸到了手上,她一边低头浏览,一边询问外孙女,问她在宫中住的可还习惯,做女史时是否尽职尽责。
“习惯倒是习惯的,”建业老老实实回答,“孙儿幼年时便常被姨母接入宫中带在身边教导,宫内一草一木,孙儿比对自己家里都还要熟悉。不过尚宫局内事务繁忙,孙儿多少有些吃不消。”
“忙是好事,意味着受重用。”杜银钗并不配合孙女的撒娇,故意板起面孔,“你姨母是不是还打算将女官派至地方?”
目前女官的舞台只存在于京师,活跃于朝堂上与皇宫中。嘉禾的意思是想要让地方官衙上也有女官的身影出现。
“不是将京中的女官外派,而是要开放选官制度,让京师之外的女人也可以入仕。”建业说着,在报纸上指了指,“这上头也报导了这件事。”
杜银钗打量着报上那一大段的文字久久不语,建业看穿了外祖母的顾虑,于是又说:“姨母并不打算冒进,此番只是先行试探而已。姨母说,她做了二十多年的皇帝,虽赢得了满朝男子的敬重,却终究还是没法让普天下的女子都得到和她一样的地位。科举取士,始终是将女人排除在外,她纵然创办了再多的女学,可大部分从女学中出来的女人,最终也还是回到了高墙内相夫教子——不过她也说,相夫教子的选择倒不算坏,至少学识渊博的母亲,教出来的孩子想必也会是聪明人。只不过,要想女人能够有机会与男子平起平坐,终究还是得想法子让她们入仕才行。”
“然而这是漫漫长路哪。”杜银钗感叹。
“可不是么。”建业点头,“能让天子脚下的朝堂上涌出一批女官已是不易,姨母只是透露风声,想让女人在地方上做官,立马就涌出了一大批反对的声音。这几天姨母可是被吵得焦头烂额。”
杜银钗闻言淡淡一笑,“这倒不

教科书中的朕 - 分卷阅读452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教科书中的朕完整版章节

正文卷

教科书中的朕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