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17

  肃冷的严冬终于远去,绝晓的身体也随着那日日复苏的春色,渐渐康复了起来,休养了一整个冬季,倒比病前更丰韵了些。

  可甫一大好的绝晓却做了个让所有人都跌落下巴的决定:独自出宫云游。

  这日,绝晓又被唤到宇福宫。

  “晓儿。”蜀后拉着她的手,又用那种半命令半恳求的语气劝她,“你一个姑娘家,怎么能自个儿出宫呢?你让母后怎么能放心得下?”

  “以前也出过啊!”绝晓少年时曾随着师傅余思明在蜀地游历,后因余思明出塞外寻找爱妻,便失了这份机会。

  “那不一样!以前有余师傅陪着,又在国境内,地方大大小小的官员暗地里护着,怎么着也能保你周全。这次出宫你愿意让侍卫们跟着吗?你愿意不越出国境吗?”

  绝晓低下头,她当然不愿意,一个人倚剑江湖的日子是她多年的梦想,可皇家公主的身份却叫她不敢想,几个月来的卧病在床使她想了许多事情,也终于作了这个决定,虽说她不可能做到真正的一辈子云游于民间,可至少能让自己少些遗憾。

  蜀后见她不说话,以为劝说有了成效,又将握住她的手稍稍紧了紧,“晓儿,我希望你能明白母后的担心,你自幼便成长在宫廷,父皇母后没舍得让你吃过半点苦,大小事情都有人伺候着,可这一出宫,什么都得自己打点着不说,万一遇上个危险怎么办?你又是个姑娘家,被人欺负了怎么办?”

  绝晓冲她眨眨眼,“我自然是扮男装的。”

  “那也不行!”蜀后见她不为所动,不免有些动气,“反正我不同意!”

  蜀后不愿绝晓出宫,其实还有另一层考虑,这一年是蜀历晋宝二十八年,绝晓已年满二十,早已是过了出嫁的年纪。早几年里因为夏侯弃还在的原故,他俩之间的关系叫人摸不清,蜀后也不好擅自作主,如今既然夏侯弃回国登基,绝晓的婚事也该提上议程了。蜀后已将蜀国豪门贵族里的年轻才俊探了个遍,只等寻着个适当的时机向绝晓提了,可节骨眼上偏偏又出了这样的事情。

  “母后~~~”绝晓反握住蜀后的手,摇起她的胳膊撒娇,可那话语却没有半分撒娇的意思:“我若真要走,拦也是拦不住的。”

  蜀后刚要接话,一直沉默的蜀帝却开了口:“你真的决定了吗?”

  绝晓点头,“是的。”

  “那就去吧。”蜀帝挥了挥大手,“玩够了记得早些回来,不要让父皇母后太担心。”

  一柄长剑,一只包袱,绝晓带着她的妖娆上路了。

  出了霄云城一路向东行去,沿路风景民俗与她几年前出宫的所见所闻无甚变化,去年秋冬的那场瘟疫并没在蜀人的生活中留下印记,百姓的生活依然是富足祥和的。

  绝晓为自己的行程稍稍做了个盘算:南国是不能去的,景国也不愿去,天下虽大却也没其他的选择,只能往陆国一游了,她对那十里秦淮、姑苏寒山、富甲淮扬倒也是神往已久。

  经蜀国前往陆国,途中必然要取道景国,即从前的庆国。绝晓不免猜想,这个被臣服的国家,究竟会是什么样的呢?

  凌城是从前蜀庆两国的边界,隶属于从前的庆国,如今既被景国所有,也没改变其为边境城市的商埠作用,是以绝晓一进城就见到了一片鼎盛繁华之景。

  这是绝晓第一次踏足于异国他乡的土地上,说不兴奋是骗人的,绝晓入城之时正值隅中时分,是一天中最为热闹的时刻,青石板铺就的道路两旁密密摆满各式摊儿,叫卖声、问价声、讨价还价声不觉于耳。

  道路过于拥挤,骑着马儿反倒不易前行,绝晓干脆牵了马,在这些摊点前一个个的看将过去,有卖烧饼的、有算卦的、有卖脂粉的、有卖玉石的、有……竟有许多物事是她没见过样叫不出名的。其中一个金发碧眼的番人大叔所卖的物品叫她感了兴趣,只见一只草垛上密密地插满了三寸来长的小木棍,木棍顶端有一个圆圆的突起,用绘了彩色纹案的油纸包了,模样儿甚是小巧可爱。绝晓在摊点前琢磨了半天,硬是想不出这是做什么用的,起初她以为是糖葫芦,可细瞧起来又不像。

  那位番人大叔见她对自己的货品有意,便操了一口不太顺溜的汉语向她推荐起来:“肖(小)公子,这是安(按)招(照)我们合利国的做发(法)做出来的棒棒糖,好吃!”一边说一边还竖了个大拇指。

  “棒棒糖?”绝晓以为他发错了音,又重复了一遍,只见那番人大叔赶紧点了点头,又连连夸赞起来:“好吃!好吃!”干脆直接从那草垛上拔下了一根向绝晓递来。

  绝晓看着手中的“棒棒糖”,这名字虽怪异,倒也甚是贴切,剥开那一层纹有紫色花样的漂亮油纸,里面是一颗琥珀状的圆形硬球,微微透着些紫色,伸出丁香小舌轻轻一舔,是麦芽糖的味道,可又不完全像,再一舔,嗯,还有些葡萄的味道。她又挑了根橙色的尝了尝,果然不出所料,是桔子的味道。

第十一章17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绝代风华之绝晓篇大结局+番外章节

正文卷

绝代风华之绝晓篇大结局+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