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18

  绝晓从前并不很爱吃甜食,可自从生了那样一场病,嘴里总感觉微微有些苦涩的味道,不知是喝了一整个冬季的苦药叫她喝怕了,还是这病好得不通彻,现在的她总对甜甜的糖果感兴趣。

  到底是年轻,还带了些孩子心气,望着那满满一草垛五颜六色的“棒棒糖”,绝晓在心里美滋滋的盘算着:这样的糖果漂亮好吃又便于携带,真真是个好东西。于是,小手一挥,将这一草垛的棒棒糖全都要下了,那番人大叔自然是乐开了花,两撇小胡子都笑歪了。

  买完棒棒糖,又沿着小摊贩逛了一阵子,不觉已是日上中天,绝晓看到路边有家还算干净的酒楼,牵着马走了过去,那店门口的小厮倒也伶俐,一路小跑赶过来从绝晓手中接过马缰,另一边已有跑堂的小二哥堆了满脸的笑将她迎进店里去。

  刚要进门的绝晓却瞟见酒楼门外的墙根下蹲坐了几名乞丐,蓬头垢面、衣衫褴褛,其中竟还有瘦瘦小小的孩子,大概是饿极了,将脏乎乎的手指直放到嘴里吸吮。

  绝晓不顾店小二在一旁不停地挤眉弄眼,径直向那几名乞丐走去,在每个人身前的破碗里都放下了一锭银子,那些乞丐哪里见过这样大方的施客,只是张大了嘴看她。绝晓施了银子便欲转身离开,突觉一股力道将她的双腿缠住,低头一看,竟是一名乞丐扑过来抱住了她的双腿,她尝试着挪了挪,可那乞丐显然是尽了全力,她也不敢太用力伤了人,一边的店小二已是伸出一个巴掌就要往那乞丐身上招呼下来,倒让绝晓给拦住了。就在这左右为难的时刻,忽见人群中闪出几个人来,硬是把那乞丐给拖将到一边去,待到绝晓仔细瞧时,那几个人已是不见踪影。

  绝晓知道他们是谁,刚出霄云城不久,她已察觉到身后有人在暗地里跟踪,禁卫军的本事她是知道的,若真想甩掉他们倒也不难,可毕竟不愿让父皇母后太担心,只要不扰她,绝晓也懒得计较。

  一旁的店小二复又将她往店里领去,一边还不真不假地抱怨着:“您瞧瞧您瞧瞧,这善人做不得吧!说了您还别不信,那些个要饭的里可有的是大爷!”

  绝晓只淡淡一笑:“总能帮到需要帮助的人。”

  甫一踏进店门才发现这酒楼里的喧哗竟不亚于外面的集市,这店堂本也不小,可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桌子,时值日中时间,大厅里被食客们挤了个满满当当,人声鼎沸。有好些人为着门口突然出现的仙子般的人物探头张望,一会复又喧杂起来。

  绝晓轻扶额角,这样的喧闹让她微微有些头痛,她问向身边那位店小二:“可有雅间?”

  那小二连声点头:“有的有的。”一路将她往楼上引去。

  这四海楼其实是凌城里最大最有名的一家酒楼,那掌柜的日日里见着无数南来北往的商客官宦,眼光自然是毒辣的,眼瞅着绝晓这身气度便知她不是寻常人家的公子,在这最繁忙的午间时刻竟亲自过来招呼。

  绝晓对点菜并不在行,只吩咐掌柜的让厨子挑几样的拿手的做了。桌子临着一扇大开的窗户,看着楼下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绝晓随口道:“这凌城里倒还真是热闹。”

  那掌柜的正在一旁布茶点,见绝晓穿了一件水蓝色对襟棉袍,那袍子上的白色云纹是蜀地的绣法,笑眯眯地问道:“公子这是打蜀国来吧?”

  绝晓点了点头,只听那掌柜的道:“咱这凌城可是景蜀边上数一数二的大城镇,来来往往的人多自然就热闹了起来。不过,这样的鼎盛也就是这两年才有的。”

  绝晓奇怪:“凌城从前不是隶属于庆国么?如今被景国占了去,庆人成了亡……如何倒还繁盛了起来?”

  那掌柜的叹了口气,“前几年那会儿,朝廷年年征兵打仗,隔三岔五的还要来收这钱那税的,糊个口都成问题。后来朝廷垮了,咱这地叫景人给收了去,起初也是怕的,可渐渐的日子倒是安稳了下来。不怕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咱小老百姓管你天下姓张姓王呢,能让咱过上好日子就成!公子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绝晓却不答话,无意识地提起茶盖轻轻拂动茶水,将毛尖那细细的毫毛儿搅得浮了上了水面。

  那掌柜的仿佛意犹未尽,继续说道:“自从年初景合帝登基,下令全国免赋税一年减赋税两年,这南来北往的生意人几乎就要翻了一番,就连胡人番人都多了起来,这光景眼瞅着就要一年赛过一年了,人们常说,这乐平年间,果然是安乐又太平啊!”

  绝晓正端了茶细细啜着,这最后一句话差点叫她将一口茶水呛在嗓子里,瞪了一双小鹿眼问道:“你刚才说什么年间?”

  “乐平啊!怎么公子您不知道如今景合帝的年号是乐平么?”掌柜的不明白这名年轻公子为什么唰得一下红透了脸,正巧店小二将饭菜送了上来,掌柜的帮忙布完菜也就退下忙去了。

  绝晓不习惯吃饭时被陌生人注视着,将那一旁服侍着的店小二遣了出去。正当她全心全意对付那盘色香味俱佳的樟茶玉米鸭时,一旁的雅间内传来阵阵喧杂的人声,似乎是一帮人在摆酒为即将要远行的朋友送行,绝晓并无意窥听,可相邻的两个房间只隔了一层薄薄的木板,那边屋里的交谈声还是断断续续地传进了她的耳朵里。

  “文四兄此趟进京,那可是到了天子脚下,日后飞黄腾达可不要忘了兄弟们啊!”一片笑嚷附和声。

  ……

  一人笑骂道:“你们个个就知打趣我,我又不在朝廷的衙门里当差,只怕连天城的门角儿都摸不到,哪里飞黄腾达去?”

  “文四兄就不要自谦了,那兆尹府虽说不是朝廷的衙门,可到底统领着京都,你要是能入了京兆尹的眼,还愁没机会升官?只怕就连那天城都能大大方方的进去。”又是一片哄闹。

  ……

  “兄弟这点道行自个心里有数,若不是我那三表哥的老丈人相携,这文书的职位定是落不到我头上,兄弟这辈子的官运走到这算是到了头了,倒是千伯兄若能在明年春季的科举上高中,只怕果真能入朝拜官了。”

  “好你个周文四,明明是大伙给你送行,怎么就扯到我头上来了,不过这入朝为官,依我看不去也罢。”

  “千伯兄说得有理,伴君入伴虎,一个不小心,只怕连小命都不保。况且这景合帝只怕比那老虎还……”后面的声音突然低了下去。

  ……

  “得了得了,皇上登基不过两三个月的功夫,你倒是了解得清楚?”

  “怎么严季兄没听说…… ……杀父弑兄…… ……”这四个字咬得极轻,却还是飘进了绝晓得耳朵里。

  ……

  那屋里突然安静了下来,似乎有人起身拉开门,一会复又关上。人声渐渐又大了起来,不过谈的尽是些诗词歌赋。

  当绝晓将最后一片火腿夹进嘴里的时候,忽见东面大街的人群纷纷向道路两旁闪避,原来是一名骑着棕色骏马的武官领着一队一路小跑的衙役正从东面奔来,那武官在酒楼前下了马,带着那队衙役急匆匆奔了进来。

第十一章18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绝代风华之绝晓篇大结局+番外章节

正文卷

绝代风华之绝晓篇大结局+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