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中举之后

  许楠摆了两场酒,一场摆在县城,请同窗同年并县里一些有头有脸的人物。一场摆在家里,请街坊四邻,亲朋好友。

  许楠雇了一辆马车,才把在县里摆酒时收的礼物拉回了家。

  他招呼家人把布匹绫罗都搬进屋,给车夫结了车钱。

  他把礼物一一指给家里人看:“奶奶,爹,娘,这些做衣裳是很好的。这些小盒子里都是县里的商人送的各种金银锞子,您收好。”

  周氏把其中一个小木盒子打开,里面放着雪白白亮闪闪的九个小银锞子。

  银锞子打成莲花样式,每三个叠在一起,一共三组。

  周氏拿手掂了掂,说道:“这一个得有三两吧。”

  许楠笑着答道:“一个是三两三。”

  陈氏道:“一个三两三,十个就是三十三两,在减去三两三,那就是二十九两七。根儿,咱家跟这人非亲非故又都不认识,他咋会送咱们这么多银子?”

  许楠又打开另外一个小盒子请家里人看,里面是三个个黄澄澄亮闪闪的小金锞子。

  金锞子做成了元宝的形状,看着就让人心生欢喜。

  周氏拿起一个放在嘴边咬了咬,道:“是真的金子?”

  许楠:“是真的金子。”

  周氏:“我活了大半辈子了,还是第一次摸到金子呢。”

  许楠道:“奶奶,这才到哪里呢,您以后享福的地方多得是呢。奶奶,娘,这金子我拿去县城的银楼给融了,给你们三人一人打一件首饰。”

  周氏和陈氏忙摆手,陈氏道:“根儿,打首饰干什么,我们平常在家里也带不着。”

  许铁看着这一桌子的小木头盒子,猜到里面大约都是这样的金银锞子,心里就没底了,问道:“根儿,你收这样重的礼真的没事?你娘说得对,咱家和他们非亲非故的,也不认识,他们送这样重的礼,到底是为了什么?”

  许楠道:“爹,这是规矩,县里每有人中举,县里的商人都会送这些东西的,您不用担心。”

  许铁这才把心放下来,道:“这样我就放心了。”

  许楠:“爹,我现在可以免税四百亩了,咱家银钱也富裕了,要不再买一些地。”

  许铁想了想道:“这两年年景虽然不算很好,到底还是能吃上饭的,村里没听说谁要卖田地。我还是先打听着吧,有合适的再说。”

  许楠:“奶奶,爹,娘,等家里的事都安排好了,我就回府城读书,这次我想带上二丫。”

  周氏道:“那也是应该的,你的岁数也不小了。”

  陈氏:“有二丫跟着照顾你,我们也放心。”

  许楠中举后,很是有几家小地主小商来投奔,愿意挂在他名下做奴仆。

  举人可以减免赋税四百亩,他家的地没有这么多,经过和爹商量,除了自家的地以外,二叔家的,二奶奶家的和许桥家的一部分地都挂在了许楠的名下。

  许楠和他们事先就说好了,等许楠家里买了地以后就要把地再转到自己名下重新缴税。

  许楠在来寄居他的几家小地主里选了五家,把他们的地挂在了自己名下。

  成为举人之后,朝廷每月会发给四两银子的俸禄,再加上四时节礼,很是够一家人生活的了。

  自家和二叔只是私下里分了家,还没在官府备案,名义上还是一家人。

  许楠中了举,就是二叔一家也免了徭役。

  许楠当初给自己订的目标,中个举人,实现了,娶一个看的顺眼的媳妇,实现了,生几个可爱的孩子,还没实现,现在许楠正为之努力。

  这天许楠闲着无事,天气也好,许楠拿了两个小板凳,和小九坐在院子里削柿子皮。

  小九有了大名,叫许棱。

  几棵柿子树已经长得很大了,每年结的柿子也不少,一时吃不完,家里人就晒成柿饼来吃。

  柿饼很好储存,又是美味,家里人都很喜欢吃。

  许楠拿着一把小刀,一圈一圈的绕着柿子转圈,很快,他脚下就铺了薄薄的一层柿子皮。

  小九看许楠削好一个柿子,就从许楠手里接过来,屁颠屁颠地跑过去放到盖帘上晒着。

  门口进来了三个人,一个穿着富贵,留着两撇胡子的中年人走在前面,后面还跟着两个仆从,手里抱着好几个礼盒。

  中年人看到许楠,问道:“这位小哥,请问这是许举人家吗?”

  许楠放下手里的柿子,笑着答道:“不才正是许楠,不知您是?”

  中年人忙行了个礼,笑道:“在下姓李名正周,是本县一个小小的商人,听闻许举人的才名,特来拜会。”

  许楠把人请进了屋里,钱大娘上了茶。

  两人各自恭维一番,李正周说明了自己的来意:“许老爷,鄙人家里有一犬子,年方八岁,最近正想找人开蒙,听闻您博览群书、才华横溢,特来拜访,希望您能为犬子开蒙。”

  许楠微微一笑:“在下才疏学浅,加之府学功课繁忙,恐怕不能胜任啊!”

  李正周闻言笑道:“在下在府城也有一些产业,家眷俱居于府城。您年纪轻轻就已高中举人,整个双河县谁不称一句‘才俊’。”

  许楠:“实在过奖了。既然正周兄诚心相请,那我考虑考虑。”

  李正周心中大喜,许楠称自己为“正周兄”,那这件事也八九不离十了。

  许楠和李正周又寒暄了几句,就端茶送客了。

  等李正周走后,许楠让人把他带来的礼物给搬到了奶奶屋里,小九正坐在炕上吃点心,奶奶逗着他玩,娘和二丫坐在一起做针线活计呢。

  这李正周家里是开布庄的,他送来的礼物也是一些绫罗绸缎。

  李正周想来是打听过许楠家里的情况的,几匹绸缎既有庄重的黑青色,也有活泼的桃红色,还有适合许楠的天青色,宝蓝色。

  周氏拿手轻轻抚摸了一下其中的一匹绸缎,感叹道:“以前我也只在县城的街上看到过大户人家的太太小姐们穿这个,没想到咱家也有能把绸缎穿上身的时候。”

  许楠笑道:“奶奶,娘,天气也冷了,这些绸缎给你们一人做一身衣裳。”

  陈氏放下手里的活计,拿出一匹天青色的缎子在许楠身上比划了一下:“我们做这种衣裳干什么,在家里做活能穿这个,怕是两天就要给挂坏了。倒是你,如今也是个举人了,总不好再穿棉布衣裳,也要有几身见客的衣裳,这几匹绸缎正好给你做两身新衣裳。你上次在县城摆酒收的那些绸缎我都给你收着呢,等你去府城的时候都给你带着,送礼自用你看着办。”

  许楠笑道:“娘,这黑青色的,桃红色的,我能穿吗?我是举人,那您就是举人的娘,也要做一身好衣裳。这青黑色给奶奶做,银灰色给娘做,桃红色给二丫做一身,宝蓝色给爹做一身,燕子和小九也要做一身。”

  陈氏想说什么,许楠接着道:“娘,您也看见了,家里不时就要有客人来,要是有女眷来的话,少不得也要招待的,奶奶,您和二丫还穿着以前的衣服,别人会笑话的。那些绸缎我不是说了吗,给家里人做衣裳。”

  周氏点点头,说道:“根儿说的有道理,他是举人了,家里人总不好穿的太寒酸了。”

  二丫在一旁说道:“刘家嫂子的针线活计挺好的,我和她一起做,用不了两天就做好了,我看这天青色的料子很有富余,再给小九做一身。”

  许楠抱起小九,拿一块手绢把他嘴上的点心碎屑给擦干净了:“给小九做新衣裳好不好,做一身和哥哥一样的新衣裳。”

  小九拍着手喜道:“好。”

  晚上,二丫扯断一根线头,把给许楠做好的外袍丢给许楠:“做好了,试试吧。”

  许楠脱下外衣,站在炕上把新衣裳穿上,左右看了看:“正好。”

  二丫在地上站着,仰着头看着自己的男人,说道:“你先转过去,我看看后面。”

  许楠闻言转过身来,二丫看了看说道:“有些肥了,要不我给改改。”

  许楠解开扣子把外袍脱下来,叠好放到炕上:“不用改了,等过两天天气冷了,我在里面套一件夹衣,就正好了。”

  二丫想了想,点点头道:“你说得对,等两天冷了套夹衣穿正好。”

  许楠跪坐在炕沿,把二丫的头扭过去:“累不累,脖子酸不酸,我给你揉揉。”

  说完他双手按在二丫的脖子上,用大拇指给二丫揉起了脖子。

  二丫眯起眼享受了一小会儿:“力气再大点…往左…就是这儿…真得劲。”

  许楠手下用了些力,说道:“二丫,今天来送礼的那个商人想找我给他儿子启蒙。”

  二丫:“你答应了没?”

  许楠:“我想了想,打算答应。”

  二丫:“你不是还要在府学读书吗,哪来的空闲时间教他儿子读书啊?”

  许楠:“府学的时间还算自由,我每天挤出一个时辰来教他儿子读书就可以了。二丫,他来找我其实也不是真的为了教他儿子读书,银叔在八月里立了功,马上就要升官了,这次银叔被派为了通州守备。你别看这守备还不如银叔现在的官职,实际上‘明降暗升’。通州渡口是大运河的转折点,接连南北,南来北往的商人货物都在这里教会,‘通州通州,通达四州’,通州守备官小权力大,可是行商们争相巴结的对象。他找我来给他儿子启蒙,一来搭上了银叔这条线,二来嘛,我毕竟是个举人,即使以后中不了进士,在咱们双河县也算是士绅了,和县里的官员们都有一定的交情,他的儿子和我有了师生的名分,和我的那些同年,同窗就有了交情,一举数得嘛。”

  二丫:“哦,我懂了。”

  许楠换了个姿势继续给她按脖子:“我的目标基本都实现了,就只剩下一个了。”

  二丫不禁问:“只剩下一个了,剩下什么了?”

  许楠哈哈笑道:“生几个聪明可爱的孩子啊!”

  二丫低下头去,装作恼了的样子:“你再胡说,我就不理你了。”

第46章 中举之后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许楠异世记大结局+番外章节

正文卷

许楠异世记大结局+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