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残酷现实面前,经过11年的一再拒绝,崇祯终于低下了高昂的头颅,重新审视起皇太极至今仍在诚心实意递过来的橄榄枝,也暗暗试着伸出了手,想把它接过来,极有戏剧性,极端可笑,结果也是极度失败,他的能力与性格上的弱点至此完全暴露。

  初和未成决战起

  崇祯十一年(1638)四月,兵部尚书杨嗣昌在崇祯的授意下,开始操作议和之事。由辽东巡抚方一藻和监视太监高起潜派人到沈阳与清议和,侧重于试探。正在外征伐喀尔喀蒙古的皇太极得知后非常重视,但因不确定真伪,并未作实质性交流,明使者不得要领而回。

  很快,明廷那些爱空泛议论的朝臣们知道了,预料之中的事儿,不少人开始上疏弹劾杨嗣昌,好个你!竟敢讲款误国!该当何罪!崇祯一看这阵势,撤吧。唉!国是已江河日下,有些人却置民族生死危亡于不顾,依然抱残守缺,什么春秋大义,两宋教训,和谈?就是投降,是屈辱,是误国!相较之,杨嗣昌,倒真是一人杰呀。

  其实这一次和谈要是继续下去,清人即将于这年冬天发动的第四次大规模入侵,很有可能不会再发生,大明也不会再遭到那么惨痛的蹂躏。只是假设又有什么用呢,明廷自己放弃的机会早已不是一次两次了。

  清人最新一次的侵扰,更增添了崇祯议和的想法,却没为他增加一往无前的勇气和胆略,当一些大臣再次出来谏阻,又不了了之啦。瞧这事情干的!崇祯唯有长吁短叹,唉,大事几成,却被几个“黄口书生”耽误了。

  多奇怪,多好笑,国之要务,想好怎么做了,也认为书生空谈误事,却人家一摇头,你就低头了,平时杀臣撤臣的狠劲到哪去了?性格不是这样呀?就这么听臣子的话?支持你的大臣为何不听?内有兵部尚书,外有边疆巡抚,可都是重臣呢?你又不是傀儡,最后拍板权还不是在你手上?怕担责任,怕留骂名?笑话,堂堂一国之君,生死存亡的事,你不担谁担?世上哪有那么好的事,美名都给你,恶名都送给别人?何况事实将会证明,这还不是恶名呢!

  说白了,崇祯就是这样一个人,前面已对他的性格为人做了概括说明,不再重复,还是继续在事件中观其行看其人吧。

  十二年(1639)七月,一再打得明廷找不着北的皇太极,利用前段时间入中原抓到的济南德王朱由枢,致书崇祯希望议和,结果无需多提,甭想了你呢!唉,崇祯对议和如此翻来覆去,竟没有一点坚定果敢之心,只会让朝野想和之人更加“沉默寡言”了,就这样,直到下一场大决战的爆发,没有人再敢提和。

  而作为无可争议的强者,这么多年孜孜以求个和字,却不能有半点进展,皇太极也是没辙了,下一步究竟怎么办呢?和不成,打?如何打呢?虽说四次侵入中原,掳掠杀伤甚多,除第一次,却并未想过取得尺寸之地,战略上其实并不成功,况且大胜之下,也是有不小打击的,和多尔衮一块领兵的岳托就死于山东。更甚者,乘明辽军入援之机,皇太极还曾亲领大军两次攻打宁锦之地,竟也先后受挫于中后所和松山,垂头丧气而回呢。和也和不得,打也无实效,如何是好,好何是好呀?

  就在此时,降清的汉人们粉墨登场了。他们比起满洲贵族甚至皇太极来,真可谓目光更深邃,眼界更宽广,韬略更出众,雄心更万丈,当然打垮昔日祖国大明的渴望也更强烈(投敌者历来如此),经常鼓捣,上个万言书、平明策什么的。

  毫不夸张地说,清人最后入主中原,多亏了他们这些人在耳边不断吹风,要不哪有这个壮志哟,幸好人家皇太极一直不同意,否则真有可能提前入关呢。

  这不,做了大清都察院参政的明降将张存仁、祖可法,就适时呈献治国进取大计啦,雄论滔滔一宏文,洋洋洒洒千万言。皇太极采取了其中屯田广宁、夺取锦宁之策,目的竟还是想通过占领锦宁,使明完全被动,不得不与他议和,或和而不成更利于再战!

  新形势下,明廷如何应对至关重要啊。不过,战前可能双方都没有想到,紧接而来的会是一场决定命运的大决战。

  松锦上演大决战(上)

  崇祯十三年(1640)三月十八日,皇太极派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多罗贝勒多铎(多尔衮同母弟)统领大军前往义州(广宁后屯卫,广锦之间,南距锦九十里)屯田,且耕且战,兵困锦州,反客为主,势在必得。五月,崇祯命蓟辽总督洪承畴出关御敌。

  洪承畴(1593-1665),字彦演,号亨九,福建南安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朗中,两浙提学道佥事,江西兵备道按察副使。天启七年,任陕西督粮道参政,适逢当地民众起义,军事才华得以展露,从此开始了令他功成名就的“剿匪”之路,李自成就差一点完败于他的手下。十二年(1639),洪承畴被任命为蓟辽总督,从一个战场又来到了另一个战场,不过对手的水平要高了很多。

  十二日,洪承畴领兵出征,十八日即在杏山城北与清军打了一仗,挡住了其南下松杏的企图,两军相持于松杏与锦州之间。

  洪承畴非常稳健,利用清军围城不严的疏漏,抓紧运粮锦州,还有松山,以固根本,力求打一场持久战。

  无疑这是符合实际的。清军长于野战而短于攻城,与其毫无成算地冒险拼刺刀,不如凭坚城先守好,再相机而动,至于锦州,有祖大寿守着呢,再坚持坚持不成问题。

  两军相持越久越不利于大清,毕竟局促辽东之隅,与大明相比,孔武有力,但综合能量不足,人力物力差得远呢。

  随着战争的推进,持久战取得了成效。前沿松锦,尤塔杏中转站,粮食储备丰富了,基础夯实打牢了。仗打得也不错,由关宁、沿边八镇组成的明军精华,还是很有战斗力的。

  九月,明军松山城西黄土岭一战,打退了多尔衮2万大军的进攻。久围不下,清军也开始有了厌战情绪。

  此时,那个张存仁又粉墨登场了,在他的建议下,次年(1641)三月,皇太极利用换班之际,治了多尔衮围锦不严之罪,改派济尔哈朗为统帅,掘长壕把个锦州围了个水泄不通。

  锦州城内蒙古军动摇了,兵丁男女老幼6000余人叛降满清,但有祖大寿在,它依然坚如磐石。

  四月,洪承畴与清军血战于锦南十五里东西石门,难分胜负;六月再战于松山西北,夺敌三旗营地,凡四合围,杀伤甚多,济尔哈朗因此受到议罪。

  明军开始取得主动地位。清军厌战情绪与日俱增,所征蒙古军有逃亡明境的,被迫助战的小国朝鲜更不堪其苦。只要明军继续扬长避短,稳扎稳打,迫使清军久围不下,疲困而退,可能性相当之大。

  如此,锦宁防线得以保全,精锐之师又损伤不大,大明还有抗衡满清的不少本钱,更有扑灭起义军的坚强保证。这对帝国、对崇祯都已经足够了,算得上胜利了。

  虽然几次接触战,明军表现不错,但是想和清军,这支称霸东亚的“梦之队”,来一场大规模的正面PK,还是远远不行的。现实就是现实,好高骛远,急功近利,只会摔得更狠,跌得更惨。

  松锦上演大决战(中)

  这不,话未说完呢,崇祯就跳将起来,紧要关头,节骨眼上,淋漓展现了他的“领袖风采”,尽致作出了他的“英明决断”,一举扭转了战局,彻底改变了形势,毫不犹豫地以牺牲自我为代价,帮助人家打赢了这场艰苦卓绝的战争。原来,崇祯是有国际主义精神的。

  当初,洪承畴在与李自成的作战中,显示了他在明军统帅中第一等的韬略,深得崇祯的器重,朝野上下也是一片赞许,这在晚明很难得了。皇太极第三次入犯内地的戊寅之役(1638)中,崇祯调他入卫京师,后改任蓟辽总督,总领北方抗清一线,足见对他有多么信任。

  按理说,洪已经是深孚众望的最优秀统帅了(起码崇祯这样认为),崇祯既然派他指挥这次松锦大战,就应该放手让他搏一搏呀。一开始,崇祯也是坚定支持的,对洪大帅的持久战也是点了头的,当兵部尚书陈新甲刚提出速战速决方案时,他也在征询过洪的意见后,予以否定。

  但是当战争持续了一年多后,当清军乘机从山海关以西入犯京师的忧虑被不断放大后(明显误判,清军全力围锦州呢),当明军打得也比预想中的好后,尤其是当陈新甲和他的喉舌兵部职方郎中张若麒不断嚼舌头后,崇祯的老毛病又犯了,竟然改变了主张,同意了与清军打一场速决战,毫不考虑双方实力与过去战绩,结果正中敌人下怀!

  君命难违。七月二十六日,洪承畴宁远誓师,囤积粮草于杏山、塔山之间,亲率东协总兵曹变蛟、前屯卫总兵王廷臣、宣府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王朴、宁远总兵吴三桂、密云总兵唐通、蓟镇总兵白广恩、山海关总兵马科等八位总兵十三人马向锦州进发,二十八日抵松山,当夜扎营于距锦州仅五里的城南乳峰山。

  此时清军多尔衮、豪格分守于乳峰山东西两面的东西石门。二十九日,杨国柱率先出战,不幸阵亡,明军先折头阵。八月二日,又是一场血战,祖大寿也从城里杀出,敌三道重围攻其二,清军伤亡甚众。

  整个八月上旬,双方数度交战,互有创伤,渐呈胶着之态,但清军的劣势越发明显,渐有失败的危险,多尔衮非常担心,几次向沈阳报告,请求援军。

  皇太极本打算十一日率倾国之师赴援,但因鼻流血,加上最心爱妃子海兰妃病重,耽搁了三日,十四日方快马加鞭,疾驰七百余里,十九日赶至松山。

  至此,松锦之战已从锦州解围战一跃而为明清两国的战略大决战了,大清也是举国而来,成败在此一搏。

  说到这,突然间想到,既然非要把这一战拔高到如此程度,崇祯同志何不像皇太极一样,亲临前线?打不好仗,也能鼓舞士气,凝聚人心呀,起码各镇将领也会听主帅言,最后拼死一战,而不是最后的四处逃散了。乱想,真是乱想了,崇祯哪会干这样的事,况且就是干了,也是瞎指挥一气,还不如不干呢。

  再说皇太极,当时可是带病出征,途中自己在脖子下拿个碗,鼻血留了三日方止,既见形势何等紧迫,又现出色领袖关键时的英雄本色。

  抵达前线后,皇太极立即发现洪承畴排兵布阵的一个错误,大军密集于松山,却未在松杏之间留一兵一卒,于是决定将援军驻于其间,切断松山明军的后路,使其想退不能退,军粮想供也供不上来。这下可好,锦州尚未解围,援军又被包围了。

  松锦上演大决战(下)

  君命难违。七月二十六日,洪承畴宁远誓师,囤积粮草于杏山、塔山之间,亲率玉田总兵曹变蛟、前屯卫总兵王廷臣、宣府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王朴、宁远总兵吴三桂、密云总兵唐通、蓟镇总兵白广恩、山海关总兵马科等八位总兵全部人马向锦州进发,二十八日抵松山,当夜扎营于距锦州仅五里的城南乳峰山。

  此时清军多尔衮、豪格分守于东西石门。二十九日,杨国柱率先出战,不幸阵亡,明军先折头阵。八月二日,又是一场血战,祖大寿也从城里杀出,敌三道重围攻其二,清军伤亡甚众。

  整个八月上旬,双方数度交战,互有杀伤,渐呈胶着之态,但明军数量占优,拼劲也足,攻势甚猛,清军渐渐招架不住,几有失败之险,多尔衮非常担心,多次派人回沈阳请援。

  皇太极本打算十一日赴援,但因流鼻血,加上最心爱妃子海兰珠病危,缓了三日,十四日血未止即出发,疾驰六百里,十八日到达锦州城北五十里的戚家堡(辽宁锦县齐家堡)。至此,松锦之战已从锦州解围战一跃而为明清两国的战略大决战了,大清也是举国而来,成败在此一搏。

  说到这,突然间想到,既然非要把这一战拔高到如此程度,崇祯同志何不像皇太极一样,亲临前线?打不好仗,也能鼓舞士气,凝聚人心呀,起码各镇将领也会听主帅言,最后拼死一战,而不是四处逃散了。乱想,真是乱想了,崇祯哪会干这样的事,况且就是干了,也是瞎指挥一气,还不如不干呢。

  再说皇太极,当时可是带病出征,途中颈下自承以碗,行三日鼻血方止,既见形势何等紧迫,又现出色领袖关键时的英雄本色。

  抵达前线后,他立即发现洪承畴排兵布阵的一个致命错误,大军密集于松山,却未在松杏之间留一兵一卒,即驻营其间,浚濠筑垣以断明军后路,使其想退不能退,后勤想供也供不上来。

  明军见此阵势大惧,二十、二十一两日主动出击未果,屯积于笔架山的大批粮草又被清军夺了去,军心已然动摇。

  二十一日晚最后一次军事会议,洪承畴先动员再倾力一战,以期置之死地而后生,但诸将大都已怀去志,哪还听得去哟,监军张若麒也反对,只好又改为突围,留曹变蛟、王廷臣守松山(还有辽东巡抚丘民仰),其余回宁远就食,携粮归来后再战。

  本来各军约定好时间有序突围,未成想会议刚结束,大同总兵王朴便率众先跑,其他也慌忙跟进,乱成了一锅粥,与溃逃没啥两样了。唉,精锐都这样,明军焉能不败?还是让我们记住所有留下的将士吧,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最后曹、王、丘也是英勇就义,没有像洪承畴、祖大寿那样屈膝变节。

  且说皇太极早已派兵在各要道等着呢,南逃明军全部遭到截击,兵溃如山倒,惨不忍睹。明军先后被斩杀五万三千七百八十余人,损失战马七千四百四十四匹、驼六十六峰、甲胄九千三百四十六副,另外赴海死者以数万计,逃回后方的仅三万余人。(见《明清史料》)

  洪承畴呢?救祖大寿不成,反成了第二个祖大寿,一个困守松山,一个继续被围锦州,仍然坚持了半年,不容易了。其间崇祯想再组援军而不能,与清谈判又那个熊样(下文细表),时机一再错过,结局已然注定。

  崇祯十五年(1642)二月十八日,松山城陷,洪承畴被俘,后降清。三月八日,祖大寿出降,坚守近两年的锦州陷落。随之,塔山于四月初九日,杏山于四月二十二日,也相继被清军攻陷。松锦大战历时两年,终以明军完败告终。

  一场本不会发生的战争,最后演变成了终极PK,大明一败涂地,输得体无完肤,从此走向亡国。为什么会这样?责任究竟在谁?

  主帅洪承畴当然脱不了干系。大决战开始后,全军集于松山形成合力,以期迅速解围锦州,同时也防人家像萨儿浒大战一样,把你各个击破,没啥错呀?

  问题是相持了二十天,目标未实现,粮草已不多,就算未料到皇太极能迅速增援,也该考虑拨点兵力驻于松杏之间的长岭山,完善攻防体系,加强前后接应,确保后勤保障畅通无阻,更要防备孤军深入被人家断后路呀。

  洪承畴不是很持重的吗?起初还准备持久战呢,又是实战中打出的名帅,纵然没有与头等高手过过招,剿李自成的老经验又不合适宜了,但既然面对的是强中强、高中高,就更应该慎之又慎呀?怎么会犯常识错误?就连大同监军张斗都建议驻一军长岭山,结果被他“我十二年老督师,若书生何知耶”否决掉了。(谈迁《国榷》)

  再看诸将,前面几战打得还不错,可决战之即,形势不利,就灰心丧气,主帅的命令也不听,以逃跑为上了,看看最后的惨局,还不如像老洪希望的那样,孤注一掷,与敌全力一战,说不定真能置之死地而后生呢,明军战斗力这一次表现得可是很不错的。

  还有位居中枢的陈新甲,兵部尚书呢就这水平,与后来议和一样,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连多讲的劲都没有了。监军张若麒,更不用讲了吧。

  反观人家,最高统帅皇太极能迅速适时地掌控大局果断决策,将更猛、士更强、心更齐,围锦清军一度危急也能坚守等待援军,点点细节上的差距,终汇成整体上的不足。

  就像中韩男足对垒,老是搞不过人家,是后卫犯了一个不该犯的错误,前锋该进的球遗憾未进,教练临场指挥有误,还是时运不济?这皆是表象啊,为什么人家没有呢,或者有了却未致命呢?关键还是实力问题。

  有专家还说,此战明清双方投入兵力相仿,因此实力相差不大,胜负天平难料,真是可笑,无论冷热兵器时代,人数多少起过几次决定性作用?那时清兵单兵作战能力,说一个能抵两三个明兵不过份吧。

34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大清真相全文最新+番外章节

正文卷

大清真相全文最新+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