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别看朝廷现在话说得好,对撤藩工作也抓得紧抓得深抓得细,事无巨细,周密安排,力求给吴三桂们一个最温暖最舒适最可靠的安乐窝,一旦真撤后,地盘没有了,兵权也无了,象吴三桂这等风云人物,等待他的又会是什么呢?

  古往今来,政治上过河拆桥的事情太多了,也不缺吴三桂一个。就说这次三藩之乱,清廷也是诺言一大堆,许多人上当,结果怎么样,用自己的项上人头甚至株连九族,换取了不尽的人生悔恨,原来朝廷说话是放屁!

  老吴有否此种想法,不得而知,反正决心已定时,他是自信满满的。比较一下,他以为自己文韬武略天下已无双,将士们又是百战之锐、忠心之辈,要是起兵无不从命,所据云南也是经营多年,地险财富(有天下富吗),另有一批过去的老部下如现任陕西提督王甫臣等虽调走,却可作为外围。

  简说老吴的文武之才,四个女婿胡国柱、夏相国、郭壮图和卫朴,都是一时才具,或文或武或文武双全,另武有吴国贵、吴应期、马宝、王屏藩、张国柱等,文有方光琛、刘茂遐等,个个顶呱呱。

  再看朝廷,皇上年方20,乳臭未干,不堪大任,实际也是,过去平定中原的名将大都凋零,剩下的及新起的一代岂是他的对手?这里插两句话,其实老吴主观了点,事后也证实,满洲八旗虽不如刚入关时,依旧凶悍得很。另,他也忘了,时间如果让人家凋零,自己与老部下们十一年来不也要走同样的路吗?

  接着往下说,还有一点,绝对不能忽视,那就是满汉之争。明亡清兴至今不过三十年,大陆抗清之火被扑灭也只在九年前(1664),汉人故国之思岂能说忘就忘?就连做汉奸已很久的吴三桂,手下不也有胸怀反清复明之士?他的女婿臂膀之一胡国柱就是呢。

  况满洲贵族对汉人的统治,必须正视三十年来残暴多于仁慈,贱视多于平等,不客气说占据帝国人口百分之九十好几的汉人只是二三等的公民,地位不要说主体满民族,就是连蒙藏都不如,这是不争的事实。

  如此环境,要说广大汉人短时间内,都能心悦诚服地被满洲贵族统治,也就太虚假了,有清三百年好象也没有吧。这次撤三藩,恰恰撤得也都是汉人,不是一两个,而是牵涉到几个大大小小集团足足六七万人呢,无形中触发了民族之感情,引发了民族之对立(现今角度看,康熙也是罪过大呀)。

  而正是由这种客观存在的民族之争,不仅让三藩内部凝聚力更强,也是日后大乱爆发初期,虽然发动者是为人所不齿的昔日背叛者,大江南北汉人们响应者仍众的原因之所在。当然,跟着当朝的汉人也不少,尤其那些既得利益者们,而坐山观虎斗的汉人同样不少。个中原因不想多说了,十七世纪汉民族的不断失败,根子就在于此。

  切入正题。这边厢吴三桂们真得开始磨刀霍霍了,而康熙那边还浑然不知呢,全力做着撤藩的前期准备工作,好几万人呢,漫漫长路,线路怎么走,沿途怎么接待,到目的地后又怎么安置,浩大的工程啊。

  比起三峡移民恐也不简单吧,三百多年前的事了,没飞机火车汽车轮船什么的,综合条件更是差之千里,尤其他们并非一般民众,而是三个强大的军民结合体,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

  康熙忙得不亦乐呼,还有很多专门御批呢,体现了康大帝对撤藩之事的重视与被撤之众的关切,但从他的着眼点看,倒能明确一个真相。

  原来他忙了半天,没有一件触及到假如吴三桂们有啥异常如何防范的问题,虽然圣祖实录之类书上有不少事后弥补这方面不足的大帝语录及其他相关言辞,但你根本找不到能够证明当时朝廷哪怕有一点实际举措的证据。

  呵呵,这也侧证了咱们康大帝当初决定三蕃同撤时,想得就是那么简单,认为圣旨一到,一切OK,大臣们想这想那,还分几步走,纯粹多虑。你看是不是一个糊涂蛋!什么“撤亦反,不撤亦反”,纯粹扯蛋,事后遁词也。

  好了,管你康熙糊不糊涂不涂蛋不蛋,吴三桂们谋反之箭已在弦上,必须要发了。经过一番精心谋划,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吴三桂终于正式反了!

  老吴也从此进入了人生的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阶段,他的前不见古人后不知是否有来者的奇诡人生也至此奠定。

  打你个措手不及

  就在起事的第一天,吴三桂宣布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建国号“周”,以明年为周元年。

  接着选择良辰吉日,脱去满装,改穿汉服,蓄发复宗,率领众将士哭拜永历陵,动情之至,恸器不止,虽然有点讽刺,这永历帝当年可是他从缅甸要回绞杀(1662)的,但那都是过去的事了,谁还会再去计较呢?

  就这样,吴三桂以哭陵为契机,以民族大义为号召,开了一个极为成功的誓师大会,做了一个尤其生动的思想动员,成效非常显著,全军上下民族情感高涨,凝聚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唉,公文写惯了)。

  老吴为了师出有名,还搞了一个讨清檄文,气贯长虹得很呢,不失为名家精心之作,呵呵,宣传工作从来都少不了,把握舆论导向很是关键啊。

  这文本是很有讲头的,能看出很多东西,真的假的,虚的实的,一应俱全,只是本文重点还是写康熙,不能再于老吴的细节处多究了,想想还是把全文(附1)及随后康大帝的讨吴谕旨(附2)一并附后,供各位看官欣赏,相互一对照,有意思得很呢。这里仅说一件,也算回应刚讲吴三桂时提及过的一个话题。

  那就是檄文触及了当年三桂与多尔衮订盟等事,三十年后重提,文中述及,脉络清楚,悲愤交加,不排除有作秀之嫌,但见清廷一再回避之,讨吴谕旨及其它官方文件中都不见提及,按理説如是老吴蓄意捏造,不正好有个机会严词鞭挞一下吗?为何如此羞怯呢?想来老吴与清方达成的共讨闯“贼”、明清以黄河为界的盟约应该存在的吧。

  赶紧言归正传,再说云南,那可是老吴的大本营,起事后自然兵不血刃轻松搞定。十二月初一,吴三桂从云南北伐,由康熙挑起、老吴发动的一场惊天动地的大规模内战,正式拉开了序幕。

  此时,康熙还蒙在鼓里呢,一点不知情,也难怪,当时通讯事业哪有现在这么发达?直到十二月二十一日,三桂造反的消息才传来,这下该轮到康大帝震惊愕然了,但又有什么用呢?就象吴三桂得知皇上恩准撤藩时一样,木已成舟,不可挽回了,唯有找差补缺,将功补过,抓紧把抵御工作放到最重要议事日程上来,精心部署,迎击来犯之敌啊。

  具体说来,军事政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政治方面,调整策略,停撤平南王、靖南王两藩,意图孤立吴三桂。无论原老吴手下,还是有父子兄弟现在云南的官员,概不株连治罪。逮捕三桂驻京为质之子吴应熊,防止内外沟通。多方安抚各重要军镇将领,鼓励他们守御地方,奋勇杀敌。同时,对应老吴的讨清檄文,康大帝也搞了个讨吴谕旨(附2),也是义正辞严,对其大张挞伐和声讨。

  军事上立足于防御,视中原重镇荆州为最关键的战略要地,派遣满蒙八旗领衔的帝国最精锐也是最铁杆的部队驻防,抵抗吴军正面主力进攻。侧翼川陕也不能忽视,严防吴军经此线威胁京师,再辅以兖州、太原分做南北东西的中继站。同时,笼络笼络广西孙延龄(孔有德女婿),以牵制吴军北进;安抚安抚福建耿精忠等,防止协从,跟着三桂一块“闹革命”。

  观之,这套战略防御体系仅是正常之举,没啥要特别赞扬的地方,且预防性过重,收缩性过大,等于把长江南岸送给了吴三桂,要不然八旗精锐越过长江,进驻湖南,接替战斗力略逊色、人心较疏远的绿营汉军,与北上吴军争锋相对,压迫危胁性岂不更大?以后三桂不见得能迅速占领全楚呢,这样形势岂不更好?对民众不利影响岂不更小?恐怕也不会导致后来华夏大地风起云涌,群起响应,让清廷陷入完全被动的局面吧?

  何况以吴军进军时间推算,如果部署得当,满蒙八旗驻防湖南北部的军事重镇,是完全来得及的,但结果是不仅未有,就是驻防荆州也未见行动有啥多迅速。

  由此多少也能看出,大战之初,康熙虽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并赽快进行了相应部署,但他和众多朝臣们一样,对整个形势仍然估计不足,骨子里还是认为,老吴虽厉害,毕竟局促一偶,怎能与天下相抗?灭了他易如反掌不一定,想来困难也不是很大,绝未料到,两军一接触,自家人脆败,战争竟会蔓延到大半个帝国,并拖了好几年时间,为此战略部署上不自觉还是有点轻慢了。

  至于当世及后来的捧康者们,把清军对抗吴军的所有决策都拔高为完美无缺、英明神武后,再一古脑儿送给咱们的康大帝,也是见怪不怪了,这里也懒得批驳了,清廷两手抓成效几何,康熙倒底圣明成啥样,可是要用事实说话的。

  人家吴三桂从决断准备正式起兵,很长时间你都不知情,没有任何防范,等于打了你个措手不及,待你从昏睡中一下醒过来,才急急忙忙临时抱佛脚,策略又不是很到位,都能把他轻松搞定,阿康,你也太牛了,战争也太好玩了,老吴也太不经踹了。

  只是这战争岂是好玩的东西?那可是真刀真枪的家伙,弄不好要国破人亡的,何况,老吴又怎是吃素的人?六十岁的人啦,什么大浪没经过?什么大战没历过?战前又有精心谋划部署,准备翔实充分得很呢?就你小康熙,兵来来将挡挡,一切OK啦?说笑说笑。

  结果,仗一开打,吴军就象那篇讨清檄文一样,气贯长虹,一路所向披靡,勇不可挡,很快饮马长江,遥指北京了。康大帝的英明举措,看起来很美,仓促接招下大都无用,他与他的大清帝国,被打得灰头土脸,一败涂地,甚至中原统治也有崩盘迹象。

  这是康熙六十一年帝王生涯,面临的第一次也是唯一生死存亡的斗争,大清也是自入关到太平天国起义,二百年内遭遇的仅有的一场差点灭顶之灾。

  吴三桂,康熙一生最大的对手也。

  大清危在旦夕了(上)

  吴三桂云南起兵后,康熙十二年十二月底(1673)轻松搞定前总管云贵时的老地盘贵州,先遣部队紧跟着攻入湖南,迅速拿下由黔入楚的要地沅州。

  第二年伊始,三桂正式称“周王”,废弃康熙年号,称周王元年,改元“利用”, 废康熙制钱,自铸货币“利用通宝”,这下完全与康熙分庭抗礼了,华夏大地自此上演了一场“二龙相争”的好戏。

  初,新老龙吴三桂表现完美,完全压制住了老小龙康熙。三桂称王改元后,未作丝毫停留,旋即亲率主力北上,一路高歌猛进,势如破竹,湖南常德、辰州、长沙、岳州、衡州等战略重镇纷纷拿下,三月份全境皆归。前锋更是直抵长江南岸湖北境内的松滋(今松滋北),隔江与清军大本营荆州相望。

  这时的老吴饮马长江,遥看北京,过江与否,尽在掌控,看起来北定中原指日可待了。这般轻松快捷便取得如此骄人战绩,也许三桂自己起初都未必想得到呢。

  而清军如此不堪一击,康大帝更是绝对没有想到,他还以为纵是自己举措失当,仓促应战,以天下之物力,击败促云贵之一隅的吴三桂,不在话下呢,这也是他和他的朝臣们,初期战略部署时,预防性过重,缺乏积极进取精神的一个重要原因。要不然湖南也不会这么轻易丢失,对整个战局、对民心,产生了至为深远的影响。

  不要再相信圣祖实录之类的鬼话了,康熙不是神也不是鸟人,他是人,作为最高领袖带着国家走到如此危途,心中没有一点惊惧与懊恼,纯粹扯蛋,但他又有什么好办法呢,除了被动接招还是被动接招,形势已完全不是他能掌控的了。

  吴三桂要真得过了长江,向京师杀奔而来,说不定他就彻底败了,祖宗三代拼死拼活打下的中原大好河山,就要丢在他的手上了,本族人也只能跟着他卷着铺盖,再越过长城,当然不是南过而是北返辽东老家去了。他哪里还当得了什么千年一帝哟,本民族的最大罪人就是他喽。

  就算暂不提吴三桂这档子事,看看其他地方,又有多少是按照他的战前部署、他的心之所想去进行得呢?

  吴三桂刹那间就取得的辉煌胜利,以雷霆万钧之势震撼了华夏大地,巨大惊人的连锁效应向四周极速传递,各方人等纷纷乘时而起,群起响应,不仅仅是汉人,但肯定没有满人。

  四川巡抚罗森、提督郑蛟麟及总兵官谭弘、吴之茂等纷纷投向了吴三桂的怀抱,由朝廷的文臣武将,转瞬间变成了大周的臣与将了,天府之国尽在老吴的掌控之中。

  广西将军、孔有德女婿孙延龄,本来被康熙倚重牵制吴军北进呢,现在也反了,后有点首鼠两端,老吴派人刺杀了他,直接控制了广西全境,后顾之忧顿解,得以在湖南与清军全力展开大决战。

  三藩之一的耿精忠,竟完全出乎康熙意料地,也举起了造反的大旗。唉,这圣祖看人可不准啊,怎么老是发生他想不到的事呢,为啥事后实录所记事无巨细,尽是他的英明决断呢?呵呵,不问了,看正题。

  耿精忠很快控制了福建全境,随即向浙江、江西进军,与在湖南的老吴遥相呼应。台湾郑经也应耿精忠之邀(可惜两人迅速闹翻了,以后再提),派军渡海而来,起初尚不被康熙看重的(判断又不对)东南,形势大变矣,成了又一个反清的大战场。

  大清危在旦夕了(下)

  两藩都反了,咱们的尚可喜他老人家呢,有点特别,万绿丛中一点红啊,对大清仍是一个字:“忠”,生愿做大清的臣,死愿做大清的鬼。起先听皇上的话,准备携家带口领兵撤藩,后形势突变,又受命留在广东,并迅速投入到平吴剿耿的伟大斗争中去。为此,清廷还给了他至高荣誉,晋爵亲王,吴三桂虽在先获得但因叛被除,可喜汉人中成了唯一。

  直到大乱两年多后(1676),老尚大儿子尚之信反了,他才被裹胁其中,但至死未降,背叛本族投降异族的人能做到他这样,也算是极至了吧。再说尚之信,是否真反有争议,姑且不论,反正他以后在广东,既没给清廷添啥乱,也未给吴三桂带麻烦,非利也无害吧。这里插一句,从尚氏这一块应能看出,把这场大乱称为“三藩之乱”,有点不确切的。

  好了,赶紧回来,西北还未说呢。陕西提督王辅臣,原吴三桂手下极其骁勇剽悍的心腹爱将,康熙也曾极力笼络之,开始并无反心,还拒绝了吴三桂的邀约,并把来人与书信一起呈送给了朝廷,没想到却因康熙新派的陕西总督满人莫洛的歧视与偏见,激变了辅臣将士,让他身不由己走向了反清的道路,可以说又一次在康熙意料之外(尽干这事)。

  结果西北陕甘之地,根子在于朝廷用人不当,客观讲也有民族矛盾在内,引发了本不会发生的大叛乱,让老吴已经不再抱希望的西北战场,竟因他对手的失误,“哗”地一下开辟了,而其中至为关键的莫洛,就是康大帝自己钦定的人选。

  这样说,绝不是把责任全推给康熙,而是实在看不惯实录上对康熙堪称咱中华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最顶尖级别的高捧,把相关细节道出来,也好让各位看官有个很好的衡量比较。反正不管怎么样,西北是乱起来了,康熙的眼眶湿润了,老吴却在偷着乐了。

  不仅如此呢!星星之火更是在华夏大地遍燃,湖北有襄阳总兵杨来嘉、郧阳副将洪福之反,河北有总兵蔡禄密谋之叛,就连京师也发生了号称“朱三太子”的杨起隆谋乱,虽然都是速生速灭,震撼力同样不凡,尤其皇城根脚下的这件事儿,肯定把咱康大帝吓出了一身冷汗,幸亏没乱起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啊。

  怎么?林丹汗后裔蒙古察哈尔部布尔尼也兴兵造反了?自从四十年前林丹汗被皇太极击败病亡后,漠南蒙古向来对大清忠心耿耿,要马给马,要兵给兵,王公们也大都是各朝的驸马爷呢。看来被宗教与分裂越来越束缚身心的东蒙古人,还是有血性男儿的,可惜太少了,力量薄弱,迅即败没。

  西藏也来受凑热闹了,据说达赖受了吴三桂的煽惑与收买,时而搞点小摩擦,并替老吴给朝廷传个信递个话什么的。

5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大清真相全文最新+番外章节

正文卷

大清真相全文最新+番外